郭子儀

郭子儀怎么寫好看

郭子儀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697—781

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以武舉高第累遷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反,為靈武太朔方節度使本軍東討,收雲中、馬邑,開東陘關,以功加御史大夫。次年,與李光弼大敗史思明,軍威大震,河北諸皆起而回響。肅宗召至靈武,進兵部尚書同平章事,仍總節度。至德二載(757),敗崔乾祐叛軍,收復河東蒲州(今山西永濟西南)。旋充關內、河東副元帥。遂與廣平王李俶(代宗)率蕃、漢十五萬軍收復兩京。乾元元年(758),與李光弼等共九節度使圍安慶緒於(今河南安陽)。次年,潰敗,宦官監軍魚朝恩乘機譖之,因罷兵權。上元二年(761),李光弼兵敗邙山(今河南洛陽北)。 次年,河中、太軍亂,復起為朔方、河中、北庭、潞、澤節度行營兼興平、定國副元帥,進封汾陽郡王,出鎮絳州,鎮撫諸軍。代宗立,復為宦官程元振所構,罷副元帥,充肅宗山陵使,乃上表自訴。代宗欲起用之,為宦官所間,仍留京師。廣德初,吐蕃攻京師,代宗奔陝,急召為關內副元帥。時部下惟二十騎,乃收兵得數千人,以虛旗幟,鳴鞞鼓,使吐蕃驚駭而去,以功圖形凌煙閣。廣德二年(764),僕固懷恩叛唐,他為朔方節度大使,招撫懷恩之眾。後懷恩引回紇、吐蕃、党項數十萬攻唐,京師震恐。他奉急召至涇陽(今屬陝西),說服回紇酋長,共破吐蕃,朝廷賴以為安。德宗即位,尊為尚父,召還京師,進太尉中書令,以年老,所諸使、副元帥並罷。卒謚忠武。

郭子儀_郭子儀介紹_歷史知識

郭子儀

詞語分解

  • 郭子儀的解釋 郭子儀- : 唐代大將。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安祿山叛亂時,任朔方節度使,在河北打敗叛將史思明。肅宗即位後,任關內河東副元帥,配合回紇兵先後收復長安、洛陽。因功升中書令,又進封汾陽郡王。代宗時說服回紇
  • 儀的字典解釋 儀 (儀) í 人的外表或舉動:儀態。儀表。威儀(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 按程式進行的禮節:儀式。儀仗。司儀。 禮物:賀儀。謝儀。 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儀器。 法制,準則:儀刑。“設儀立

歷史知識推薦:奏讞掾

官名。屬廷尉,助決獄。《漢書·兒寬傳》:張湯為廷尉,“以寬為奏讞掾,以古法義決疑獄,甚重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郭子儀歷史

相關歷史

郭子儀_郭子儀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