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九寺

九寺

九卿官署合稱。漢代為列卿主管的中央各行政機關的泛稱。北魏、北齊以後,始專指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九寺。《晉書·荀勗傳》:“私謂九寺可並於尚書,蘭台宜省付三府。”設寺卿、少卿、丞為主管官。隋初有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國子、將作等十一寺,煬帝改國子、將作二寺為監,定為九寺。唐代以降,其長官稱卿,次官稱少卿,另有丞等屬官。歷代沿其制。北宋以後,諸寺廢置無常,此稱漸廢。

九寺字典分解

九寺的解釋 指九卿的官署。《晉書·荀勖傳》:“若欲省官,私謂九寺可並於尚書,蘭臺宜省付三府。”《隋書·百官志中》:“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是

九的解釋 九 jiǔ 數目,八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玖”代):九歸。 泛指多次或多數:九死一生。九霄雲外。 筆畫數:2; 部首:丿; 筆順編號:35

寺的解釋 寺 sì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廟禮儀的官署)。鴻臚寺(略同於現代的禮賓司)。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觀(gu刵 )。 伊斯蘭教徒禮拜、講經的地

看一看:九畿【歷史知識】

傳說中先秦的行政區劃。即以國畿(王畿)周圍千里以外,每五百里為一畿,共有侯、甸、男、采、衛、蠻、夷、鎮、藩九畿,為各級諸侯的領地及外族所居之地。見《周禮·夏官·大司馬》。

九寺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