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遺址

歷史字典解釋

戰國時期燕國都城遺址。位於今河北易縣東南、北易水與中易水間。燕國有都城薊(今北京城西南隅),或稱上都,故稱此後建之別都為下都。初建年代有燕昭王(前311—前279)、燕桓公(前369—前362)諸說。故城略呈磬形,四面有夯土版築的城,東西長約8300米,南北寬約4000米,東城垣外有一道護城壕。故城中部為一條縱貫南北的古河道,其東側有與之平行的城垣一道,分故城為東、西兩城。東城平面近方形,中間偏北又有一“隔牆”,分之為南北兩部。文化遺存集中於東城,東北部以武陽台為中心,有大量夯土建築基址,為宮殿區所在;圍繞宮殿區,由西北到東南一線,分布著數處鑄鐵、制兵器、鑄錢、燒陶與制骨器等手工業作坊遺址;距宮殿稍遠的城西南、東南部是城內居民居住遺址;其西北角有稱為“虛糧冢”、“九女台”的燕王陵區。東城規模宏大,布局有序,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關係及城市經濟發展的特點。數年來,城址內還出土了大量鐵工具、青銅器、兵器、貨幣、帶有陶文的陶器及各種建築材料,部分青銅兵器上銘有“職”、“戎人”、“”、“喜”等燕王名,有助於考證燕下都的起迄年代。西城文化遺存甚少,可能為加強東城防禦而建的附郭。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詞語分解

  • 遺址的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古城遺址詳細解釋亦作“ 遺阯 ”。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今臺無遺址,溝池已平。” 唐 劉禹錫 《山陽城賦》序:“

歷史知識推薦:醫痊郎

階官名。金太醫二十五階中第二十四階,秩從九品上。元沿置。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燕下都遺址歷史

相關歷史

燕下都遺址_燕下都遺址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