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字典解釋

重型射遠兵器。古以機發石為砲,後出現以火藥發射鐵彈丸的重型火器,亦從火作“炮”。主要用於攻、城之用。形制繁多。其中一種基本形制為:以大木為架,有四腳柱,每側成梯形,上有一軸,軸置鹿耳間;軸中鑿孔安梢,成桔槔狀,梢有彈性。砲梢細長端首以雙索系一皮窩,為彈石窠,粗短端栓炮拽索數條乃至上百條,多至二百餘條。發時,以砲石放於皮窩內,以數人至百數人拽索,一人測定遠近,依統一號令猛力拽索,砲石飛出以擊敵。據所發砲石及距離遠近,有單梢砲、雙梢砲、五梢砲、七梢砲等。砲石重數斤至近百斤,發射距離自約五十步至三百步甚至更遠。除置架於地之砲外,還有砲下安四輪者,稱砲車,便於機動;亦有砲柱可周旋者,以施射於多方,稱旋風砲。據載,春秋戰國就使用拋石機,稱,亦稱雲。至漢,有稱*霹靂車者。西晉始稱。宋以後除發砲石外,亦發火球之類。砲以宋元最盛,形制亦最多。至火器發明後,特別是大口徑管形火器發明後,拋石車從明漸衰,至清則廢。近代以口徑大於20毫米的管形火器為“炮”。

詞語分解

  • 砲的字典解釋 砲 à 同“炮”。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木杴

農具名。又稱木#;#;、揚鏟。形狀似鍬,頭即鏟較方闊。由木製的頭和柄組成。用於挖土,鏟土等。漢以後,主要是用於抄取或拋揚穀物。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有為現今所知最早的木杴。元王禎《農書》:“剡木為首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砲歷史

相關歷史

砲_砲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