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

作者:秦觀 朝代:宋代

臨江仙原文

千里瀟湘挼藍浦,蘭橈昔日曾經。
月高風定露華清。
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獨倚危檣情悄悄。
遙聞妃瑟泠泠,新聲含盡古今情。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詩詞問答

問:臨江仙的作者是誰?答:秦觀
問:臨江仙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臨江仙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秦觀的名句有哪些?答:秦觀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千里瀟湘之上,渡口水色青青,屈原的蘭舟曾駛過。明月高掛中天,清風漸漸停息,玉露清瑩,微波不興,漫天星斗映寒水。
獨倚高高桅桿,心中無限憂思,遠遠傳來淒清的瑟聲,低低訴說著千古幽情。一曲終罷人不見,江上青峰孤聳。

注釋
《臨江仙》:詞牌。雙調小令,唐教坊曲。上下片各有三處平韻,五十八字。柳永演為慢詞,上片五處平韻,下片六處平韻,共九十三字。
挼(ruó)藍:形容江水的清澈。挼藍,古代按取藍草汁以取青色,同“揉藍”。
蘭橈(raó):蘭舟,船的美稱。橈,槳,借代為船。
危檣(qiáng):高高的桅桿。危,高。
遙聞妃瑟泠泠:聽到遠處湘靈鼓瑟的聲音。

詩文賞析


此詞當為作者於元符元年(1098)由郴州貶徙橫州途中所作。詞中描寫了泊舟之地——瀟湘浦的夜色,以及作者獨倚船桅的淒清心緒。起兩句總敘:千里瀟湘江上,浦口水色似揉藍。橈,船槳。蘭橈代指木蘭舟 ,這是對舟船的美稱。《楚辭·九歌·湘君》:“桂棹兮蘭枻 。”柳宗元《酬曹侍御過象縣有寄》有“騷人遙駐木蘭舟”之句。這首詞中的“蘭橈”即指騷人屈原所乘的舟船。這一帶正是當年詩人的蘭舟曾經經過的地方。首句寫眼前景,卻從“千里瀟湘”的廣闊範圍帶起。次句由眼前景引出“昔日”楚國舊事,顯現出朦朧的歷史圖景,暗示自己如今正步當年詩人的足跡,在千里瀟湘之上走著遷謫的行程。
接下來“月高風定露華清,微波澄不動,冷浸一天星 。”三句續寫泊舟瀟湘浦所見:夜深了,月輪高掛中天,風已經停息下來,清瑩的露水開始凝結。眼前的瀟湘浦口,微波不興,澄碧的水面蕩漾著一股寒氣,滿天星斗正靜靜地浸在水中。這境界,於高潔清瑩中透出寂寥幽冷,顯示出詞人貶謫南州途中的心境。
風定露清,波平水靜,一切都似乎處於凝固不動之中,但詞人的思緒並不平靜。
“獨倚危檣情悄悄,遙聞妃瑟泠泠 。”說在這清寂的深夜,詞人泊舟浦口,獨倚高檣,內心正流動著無窮的憂思,隱約中,似乎聽到遠處傳來清泠的瑟聲。
此處用舜妃娥皇 、女英之典。“遙聞妃瑟泠泠”是特定的地點和清泠的現境觸發了詞人的歷史聯想,並由此產生一種若有所聞、似幻似真的錯覺,這瀟湘深夜的泠泠瑟聲都曲折地透露了詞人自己淒涼寂寞的心聲。
“新聲含盡古今情 ”寫作者對江上瑟聲的感受,說詞人與湘靈一樣 ,有著無窮的幽怨 。瑟中所奏的“新聲”,包含了古人和今人的共同感情 。古,指湘靈;今,指詞人自己。
結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全用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成句,如同己出,活化出作者在曲終之後更深一層的寂寥和悵惘,也透露了詞人高潔的性格。
全詞滲透著楚騷情韻,通篇寫景寄情,情景交融,運筆細膩,意境幽深,委婉蘊藉,韻味無窮。

標籤:抒情寫人

詩詞推薦

  • 夢江南·新來好

    納蘭性德清代〕新來好,唱得虎頭詞。一片冷香惟有夢,十分清瘦更無詩。標格早梅知。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

    晏殊宋代〕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
  • 清平樂·彈琴峽題壁

    納蘭性德清代〕泠泠徹夜,誰是知音者。如夢前朝何處也,一曲邊愁難寫。極天關塞雲中,人隨落雁西風。喚取紅襟翠袖,莫教淚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
  • 雪後到乾明寺遂宿

    蘇軾宋代〕門外山光馬亦驚,階前屐齒我先行。風花誤入長春苑,雲月長臨 * 。未許牛羊傷至潔,且看鴉鵲弄新晴。更須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
  • 蝶戀花

    馮延巳五代〕窗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渾無緒。庭際高梧凝宿霧,捲簾雙鵲驚飛去。屏上羅衣閒繡縷,一晌關情,憶遍
  • 別離

    陸龜蒙唐代〕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杖劍對尊酒,恥為遊子顏。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 日射

    李商隱唐代〕日射紗窗風撼扉,香羅拭手春事違。迴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子·相見處

    李珣五代〕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裡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

    陳克宋代〕淺畫香膏拂紫綿。牡丹花重翠雲偏。手挼梅子並郎肩。病起心情終是怯,困來模樣不禁憐。旋移針線小窗前。
  • 陳留市隱

    黃庭堅宋代〕陳留江端禮季共曰:“陳留市上有刀鑷工,年四十餘,無世家子姓;惟一女年七歲矣,日以刀鑷所得錢與女子醉飽
  • 小重山

    吳淑姬宋代〕謝了荼蘼春事休。無多花片子,綴枝頭。庭槐影碎被風揉。鶯雖老,聲尚帶嬌羞。獨自倚妝樓。一川菸草浪,襯雲
  • 箕子碑

    柳宗元唐代〕凡大人之道有三:一曰正蒙難,二曰法授聖,三曰化及民。殷有仁人曰箕子,實具茲道以立於世,故孔子述六經之
  •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李白唐代〕白若白鷺鮮,清如清唳蟬。受氣有本性,不為外物遷。飲水箕山上,食雪首陽顛。回車避朝歌,掩口去盜泉。岧嶢
  • 飲酒 其九

    陶淵明魏晉〕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褸襤茅檐下,未足為高棲。一
  • 南鄉子

    晏幾道宋代〕眼約也應虛,昨夜歸來鳳枕孤。且據如今情分里,相於。只恐多時不似初。深意托雙魚,小剪蠻箋細字書。更把此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
  • 早上五盤嶺

    岑參唐代〕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蒼翠煙景曙,森沉雲樹寒。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棧道
  • 滁州西澗

    韋應物唐代〕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送凌侍郎還宣州

    晏殊宋代〕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擁使旌。津吏戒船東下穩,縣僚負弩晝歸榮。江山謝守高吟地,風月朱公故里情。曾預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
  • 紅蕉

    柳宗元唐代〕晚英值窮節,綠潤含朱光。以茲正陽色,窈窕凌清霜。遠物世所重,旅人心獨傷。回暉眺林際,摵摵無遺芳。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杜牧唐代〕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同來
臨江仙原文_臨江仙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