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

作者:陳克 朝代:宋代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詩詞問答

問: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作者是誰?答:陳克
問: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陳克的名句有哪些?答:陳克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綠草叢生的圍牆,環繞著長滿青苔的庭院,庭院日光黯淡芭蕉葉兒卷。蝴蝶在台階上翩翩起飛,帷簾在微風裡自在飄垂。
一對燕子停在簾鉤上低語呢喃,楊花柳絮在井垣的四周飄旋飛轉。遠處少女們簸錢戲耍的聲音,不斷傳人簾內還睡眼蒙嚨的閨婦。

注釋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菩薩蠻》為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後二句與上片後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蕪:叢生之草。
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烘簾:暖簾,用以擋風的布簾。
玉鉤:喻新月。
寶甓(zhòu):華美的井、池。
甓:井壁。
簸錢:唐、宋問流行的一種 * 遊戲,玩者持錢在手,兩手相扣,來回顛簸,然後依次攤開,讓人猜其反正,以中否決勝負,賭輸贏。王建《宮詞》:“暫向玉華階上坐,簸錢贏得兩三籌。”

詩文賞析

《白雨齋詞話》云:“陳子高詞溫雅閒麗,暗合溫、韋之旨。”這首詞的特點,即在一個“閒”字。李白有《山中問答》詩:“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心自閒”,指身棲碧山的閒適之趣,而讀者即在那“笑而不答”的啟示下發出會心的微笑。這首詞也是著眼於“閒適”而又意在言外,使人心領神會,悠然自得。陳振孫、周濟等都稱陳克詞“格韻極高”,大約就是指他詞中那種“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韻致而言吧。

這首詞通篇寫景,而人物的內心的活動即妙合於景物描繪之中,“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巧者則情中景,景中情。”(《夕堂永日緒論》)上片展現映入簾內之人眼中的庭院景象,由遠而近,由靜到動。首句寫院牆,其上綠草雜生,圍住寂寂庭院,院內青苔滿地,可見人跡罕至,古詩亦有云:“並由履跡少,一夜上階生。”“中庭”句指正午時分陽光淡淡投上蕉葉,“卷”字形容蕉葉卷心,姿態自然。李清照詞曰:“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蕉葉大而遮蔭,庭院因而顯得幽深。“蝴蝶”句點出階前無人,出入花叢林間的蝶兒也款款而來。末句只寫簾兒輕垂,隨風微動,“一行珠簾閒不捲”,簾內之人的所見所感則含蓄不露,“‘池塘生春草’、‘蝴蝶飛南園’、‘明月照積雪’,皆心中目中與相融浹,一出語時,即得珠圓玉潤,要亦各視其所懷來而與景相迎者也。”(《夕堂永日緒論》)此是指客觀自然景物與詩人自身感受兩者能和諧並相互滲透而言。這首詞上片寫庭院的幽靜自然,詞人的閒適心情,兩者交相融合,韻味雋永。

下片“玉鉤”句從“風簾自在垂”而來。燕子多在人家梁間作巢,出入房櫳,“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穿簾海燕雙飛去。”由於珠簾不捲,玉鉤空懸,雙雙燕子,呢喃其上,聽來是那樣低軟柔和,真是比“迷離曉夢啼鶯”還要悠忽。“寶甃”句寫楊花飄颺旋轉於井垣四周,優遊自如,“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這是庭中景物再現於迷夢之中,“幾處”句,依稀聞得簸錢為戲的聲音。王建《宮詞》云:“暫向玉華階上坐,簸錢贏得兩三籌。”笑語嬉鬧,都在隱約之間。這些景物描寫給人的印象是似有若無,不可捉摸。

末句方始點出人物,綠窗之下,午夢悠悠,一“輕”字形容似睡非睡,若夢非夢,蘇軾有“紅窗睡重不聞鶯”之句,李清照詞云:“濃睡不消殘酒。”“輕”就是和“重”、“濃”相對而言。睡重故不聞鶯啼,濃睡乃不消殘酒,而睡輕則燕語、花飛和簸錢聲都如有所聞,若有所見,這種朦朧的景象與詞人悠閒的心情亦是相和諧而滲透的,所構成的意境是閒適而又多意外之趣。正如郭忠恕畫天外數峰,略有筆墨,而意在筆墨之外。

詩詞推薦

  • 女冠子·昨夜夜半

    韋莊唐代〕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懷八十二首

    阮籍魏晉〕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二
  • 菩薩蠻·眉尖早識愁滋味

    黃公度宋代〕眉尖早識愁滋味,嬌羞未解論心事。試問憶人不?無言但點頭。 嗔人歸不早,故把金杯惱。醉看舞時腰,還如舊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夜

    朱淑真宋代〕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賀新郎·春情

    李玉宋代〕篆縷消金鼎,醉沉沉、庭陰轉午,畫堂人靜。芳草王孫知何處?惟有楊花糝徑。漸玉枕、騰騰春醒,簾外殘紅春已
  • 定風波·感舊

    蘇軾宋代〕莫怪鴛鴦繡帶長,腰輕不勝舞衣裳。薄倖只貪遊冶去,何處,垂楊系馬恣輕狂。花謝絮飛春又盡,堪恨。斷弦塵管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楊柳枝·宜春苑外最長條

    溫庭筠唐代〕宜春苑外最長條,閒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悲秋歌

    劉細君兩漢〕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氈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貫休唐代〕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水香塘黑蒲森森,鴛鴦鸂鶒如家禽。前村
  •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李白唐代〕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亦聞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登池上樓

    謝靈運南北朝〕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衾枕
  • 臨江仙·客睡厭聽深夜

    吳翌鳳〔清代〕客睡厭聽深夜雨,瀟瀟徹夜偏聞。晨紅太早鳥喧群。霽痕才著樹,山意未離雲。梅粉堆階慵不掃,等閒過卻初春。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相見歡·落花如夢淒迷

    納蘭性德清代〕落花如夢淒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閒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叢花·溪堂玩月作

    陳亮宋代〕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隱寒光。危闌醉倚人如畫,隔煙村、何處鳴根。烏鵲倦棲,魚龍驚起,星斗掛垂楊。 蘆花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春日二首

    晁沖之宋代〕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長門賦·並序

    司馬相如兩漢〕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斤,為相如
  • 漁歌子·柳垂絲

    李珣五代〕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雲遮處。下長汀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阮郎歸 初夏

    蘇軾宋代〕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縴手弄清泉。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春遊

    王令宋代〕春城兒女縱春遊,醉倚層台笑上樓。滿眼落花多少意,若何無個解春愁。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春景

    宋祁宋代〕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
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原文_菩薩蠻·綠蕪牆繞青苔院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