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陳陶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悲陳陶原文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軍至。

詩詞問答

問:悲陳陶的作者是誰?答:杜甫
問:悲陳陶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悲陳陶是什麼體裁?答:樂府
問:杜甫的名句有哪些?答:杜甫名句大全

杜甫悲陳陶書法欣賞

杜甫悲陳陶書法作品欣賞
悲陳陶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初冬時節,從十幾個郡征來的良家子弟,一戰之後鮮血都灑在陳陶水澤之中。藍天下的曠野現在變得死寂無聲,四萬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內全部戰死。野蠻的胡兵箭鏃上滴著善良百姓的鮮血,唱著人們聽不懂的胡歌在長安街市上飲酒狂歡。長安城的百姓轉頭向陳陶方向失聲痛哭,日夜盼望唐朝軍隊打回來恢復昔日的太平生活。

注釋
①陳陶:地名,即陳陶斜,又名陳陶澤,在長安西北。
②孟冬:農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從百姓中徵召的士兵。
③無戰聲:戰事已結束,曠野一片死寂。
④義軍:官軍,因其為國犧牲,故稱義軍。
⑤向北啼:這時唐肅宗駐守靈武,在長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詩文賞析

陳陶,地名,即陳陶斜,又名陳陶澤,在長安西北。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冬,唐軍跟安史叛軍在這裡作戰,唐軍四五萬人幾乎全軍覆沒。來自西北十郡(今陝西一帶)清白人家的子弟兵,血染陳陶戰場,景象是慘烈的。杜甫這時被困在長安,詩即為這次戰事而作。

這是一場遭到慘重失敗的戰役。杜甫是怎樣寫的呢?他不是客觀主義地描寫四萬唐軍如何潰散,乃至橫屍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鄭重的筆墨大書這一場悲劇事件的時間、犧牲者的籍貫和身份。這就顯得莊嚴,使“十郡良家子”給人一種重於泰山的感覺。因而,第二句“血作陳陶澤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這一開頭,把唐軍的死,寫得很沉重。至於下面“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兩句,不是說人死了,野外沒有聲息了,而是寫詩人的主觀感受。是說戰罷以後,原野顯得格外空曠,天空顯得清虛,天地間肅穆得連一點聲息也沒有,好象天地也在沉重哀悼“四萬義軍同日死”這樣一個悲慘事件,渲染“天地同悲”的氣氛和感受。

詩的後四句,從陳陶斜戰場掉轉筆來寫長安。寫了兩種人,一是胡兵,一是長安人民。“群胡歸來血洗箭,仍唱胡歌飲都市。”兩句活現出叛軍得志驕橫之態。胡兵想靠血與火,把一切都置於其鐵蹄之下,但這是怎么也辦不到的,於無聲處可以感到長安在震盪。人民抑制不住心底的悲傷,他們北向而哭,向著陳陶戰場,向著肅宗 所在的彭原方向啼哭,更加渴望官軍收復長安。一“哭”一“望”,而且中間著一“更”字,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情緒。

陳陶之戰傷亡是慘重的,但是杜甫從戰士的犧牲中,從宇宙的沉默氣氛中,從人民流淚的悼念,從他們悲哀的心底上仍然發現並寫出了悲壯的美。它能給人們以力量,鼓舞人民為討平叛亂而繼續鬥爭。

從這首詩的寫作,說明杜甫沒有客觀主義地展覽傷痕,而是有正確的指導思想,他根據戰爭的正義性質,寫出了人民的感情和願望,表現出他在創作思想上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余恕誠)

詩詞推薦

  • 從軍行·吹角動行人

    王維唐代〕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一作應)馬嘶亂。爭渡金(一作黃)河水。日暮沙漠陲。戰聲(一作力戰)煙塵
    悲陳陶原文_悲陳陶的賞析_古詩文
  • 效古詩

    范雲南北朝〕寒沙四面平,飛雪千里驚。風斷陰山樹,霧失交河城。朝驅左賢陣,夜薄休屠營。昔事前軍幕,今逐嫖姚兵。失道
    悲陳陶原文_悲陳陶的賞析_古詩文
  • 君子於役

    佚名先秦〕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君子於役,不日不月,
  • 聞笛

    張巡唐代〕岧嶢試一臨,虜騎附城陰。不辨風塵色,安知天地心。營開邊月近,戰苦陣雲深。旦夕更樓上,遙聞橫笛音。
  • 蘭亭集序 / 蘭亭序

    王羲之魏晉〕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 酒泉子·黛薄紅深

    顧敻五代〕黛薄紅深,約掠綠鬟雲膩。小鴛鴦,金翡翠,稱人心。錦鱗無處傳幽意,海燕蘭堂春又去,隔年書,千點淚,恨難
  • 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唐代〕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不知
  • 水龍吟·老來曾識淵明

    辛棄疾宋代〕老來曾識淵明,夢中一見參差是。覺來幽恨,停觴不御,欲歌還止。白髮西風,折腰五斗,不應堪此。問北窗高臥
  •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唐代〕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悲陳陶原文_悲陳陶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子由苦寒見寄

    蘇軾宋代〕人生不滿百,一別費三年。三年吾有幾,棄擲理無還。長恐別離中,摧我鬢與顏。念昔喜著書,別來不成篇。細思
  •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納蘭性德清代〕鞭影落春堤,綠錦鄣泥卷。脈脈逗菱絲,嫩水吳姬眼。齧膝帶香歸,誰整櫻桃宴。蠟淚惱東風,舊壘眠新燕。
  • 從軍行

    楊炯唐代〕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 李雲南征蠻詩

    高適唐代〕天寶十一載,有詔伐西南夷,右相楊公兼節制之寄,乃奏前雲南太守李宓涉海自交趾擊之。道路險艱,往複數萬里
  • 揚州慢·瓊花

    鄭覺齊〔宋代〕弄玉輕盈,飛瓊淡濘,襪塵步下迷樓。試新妝才了,炷瀋水香球。記曉剪、春冰馳送,金瓶露濕,緹騎新流。甚天
  • 永王東巡歌·其二

    李白唐代〕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淨胡沙。
    悲陳陶原文_悲陳陶的賞析_古詩文
  •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丘明先秦〕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盪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之絕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齊侯以諸
  • 清平樂·將愁不去

    納蘭性德清代〕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回首涼雲暮葉,黃昏無
    悲陳陶原文_悲陳陶的賞析_古詩文
  • 逢病軍人

    盧綸唐代〕行多有病住無糧,萬里還鄉未到鄉。蓬鬢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氣入金瘡。
    悲陳陶原文_悲陳陶的賞析_古詩文
  • 從軍行七首·其四

    王昌齡唐代〕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悲陳陶原文_悲陳陶的賞析_古詩文
  • 滿庭芳·漢上繁華

    徐君寶妻宋代〕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台
悲陳陶原文_悲陳陶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