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詩詞問答

問: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作者是誰?答:辛棄疾
問: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書法欣賞

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書法作品欣賞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自從高宗皇帝南渡之後,有幾個人能真正稱得上是治國的行家裡手?中原淪陷區的父老鄉親期盼北伐,翹首眺望,南渡的士大夫們也慨嘆山河破碎,國土淪陷,半壁河山至今依舊。而那些清談家們面對大片國土喪失,何曾把收復失地、挽救危局、統一國家放在心上?算起來,我為平定金兵,戎馬倥惚,已征戰了萬里之遙。橫槍立馬把金人趕走,建功立業,報效祖國,留名青史,這才是真正讀書人的事業。韓元吉啊,你是否明白這一點呢?
你的文章可以與韓愈齊名,被人視為泰山、北斗,你的家世尊貴顯赫,門庭前的梧桐成蔭,濃密清幽,一定會找來金鳳凰。你生來就志在四方。今請看:若生逢其時,遭遇明主,你就回叱風雲,顯露頭腳,大展身手。現在你雖然辭官在家,寄情於綠野堂的景色與平泉莊的草木,縱情於東山上的歌舞詩酒,但古代名相的志趣並未丟,為國捐軀的壯志也並未減。等到將來,有朝一日,你再出山重整社稷,收復中原,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之後,我再來為你舉杯祝壽。

注釋
韓南澗:即韓元吉,辛棄疾居信州,與韓相鄰,往來唱和頻繁。
渡江天馬:原指晉王室南渡,建立東晉,因晉代皇帝姓司馬,故云天馬,此指南宋王朝的建立。
經綸:原意為整理亂絲,引伸為處理政事,治理國家。
新亭風景:在今南京市南,三國時吳所建。東晉初渡江南來的士大夫,常在新亭飲宴。一次,周於座中感嘆:“風景不殊,舉目有河山之異。”大家都相視流淚,見《世說新語·言語》。此指南宋人們對河山廢異的感慨。
夷甫:西晉宰相王衍的字。他專尚清淡,不論政事,終致亡國。
沉陸:也說陸沉,指中原淪喪。
平戎萬里:指平定中原,統一國家。戎,指金兵。
山斗:泰山、北斗。《新唐書·韓愈傳》曾說韓的文章“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此句讚揚韓元吉的文章。
桐陰:韓元吉京師舊宅多種梧桐樹,世稱桐木韓家。元吉有《桐陰舊話》記其事。此句寫其家世、生活。
綠野:唐宰相裴度退居洛陽,其別墅曰綠野堂。
平泉:唐宰相李德裕在洛陽的別墅名平泉莊。
東山:在今浙江省上虞縣。東晉謝安寓居東山,常游賞山水,縱情歌酒。這三句是預想韓元吉將來功成身退後的生活。

詩文賞析

詞一起兩句如高山墜石,劈空而來,力貫全篇。《晉書》卷六《元帝紀》載:西晉亡,晉元帝司馬睿偕西陽、汝南、南頓、彭城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東晉王朝,做了皇帝。時童謠云:“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此借指宋高宗南渡。“經綸”,整理絲縷,理出絲緒叫經,編絲成繩叫縷。引申為籌劃治理國家。王安石《祭范潁州文》:“蓋公之才,猶不盡試。肆其經綸,功孰與計?”南渡以來,朝廷中缺乏整頓乾坤的能手,以致偏安一隅,朝 * 敗。此二句為全篇之冒,後面的議論抒情全由此而發。

接“長安父老,新亭風景”,連用兩典:一見《晉書》卷九十八《桓溫傳》:桓溫率軍北征,路經長安市東(古稱霸上,即鹹陽),“居人皆安堵復業,持牛酒迎溫於路中者十 * ,耆老感泣曰:‘不圖今日復見官軍’”!此指金人統治下的中原人民。一見《世說新語·言語篇》:東晉初年,“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北宋淪亡,中原父老盼望北伐;南渡的士大夫們,感嘆山河變異“可憐依舊”。這就是宋室南遷近六十年來的社會現實!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這是個徹頭徹尾的投降派,“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文徵明《滿江紅》)。任何屈膝叩頭的事都做得出來,只求保住自己的小朝廷皇位。宋孝宗初年還有些作為,後來又走上老路。

繼指責朝廷中一些大臣清談誤國:“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夷甫即王衍,西晉大臣,曾任宰相。“衍將死,顧而言曰:……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晉書》)卷四十三《王戎傳》附王衍)。後桓溫自江陵北伐,“過淮泗,踐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晉書》卷九十八《桓溫傳》)。這裡借桓溫對王夷甫的批評,斥責南宋當權者使中原淪陷,不思恢復。

通過上述種種有力的議論,於是指出:“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戎”,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泛稱之一。這裡指金人。辛棄疾在帶湖閒居,提出“平戎萬里”這樣嚴肅的政治問題,既是對韓南澗的期望,更表現出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闕,對國事的關懷。

標籤:豪放愛國

詩詞推薦

  • 金縷曲·悶欲呼天說

    吳藻清代〕悶欲呼天說。問蒼蒼、生人在世,忍偏磨滅?從古難消豪氣,也只書空咄咄。正自檢、斷腸詩閱。看到傷心翻天笑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賦三門津

    元好問金代〕黃河九天上,人鬼瞰重關。長風怒卷高浪,飛灑日光寒。峻似呂梁千仞,壯似錢塘八月,直下洗塵寰。萬象入橫潰
  • 銀山磧西館

    岑參唐代〕銀山磧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雙雙愁淚沾馬毛,颯颯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 春宿左省

    杜甫唐代〕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李白唐代〕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北來人

    劉克莊宋代〕十口同離仳,今成獨雁飛。飢鋤荒寺菜,貧著陷蕃衣。甲第歌鐘沸,沙場探騎稀。老身閩地死,不見翠鑾歸。
  • 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

    蘇軾宋代〕陶淵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臨流班坐,顧瞻南阜,愛曾城之獨秀,乃作斜川詩,至今使人想見其處。元豐壬戌之春
  • 夏日絕句

    李清照宋代〕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後秋興之十三八首·其二

    錢謙益清代〕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晚望

    高蟾唐代〕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登大伾山詩

    王守仁明代〕曉披煙霧入青巒,山寺疏鍾萬木寒。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水穿石甲龍鱗動,日繞峰頭佛頂寬。宮闕
  • 沁園春 題潮陽張許二公廟

    文天祥宋代〕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罵賊睢陽,愛君許遠,留得聲名
  • 會同館

    范成大宋代〕萬里孤臣致命秋,此身何止上漚浮!提攜漢節同生死,休問羝羊解乳不?
  • 秦州雜詩二十首·其十九

    杜甫唐代〕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候火雲烽峻,懸軍幕井幹。風連西極動,月過北庭寒。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築壇。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和龐佑父

    張孝祥宋代〕雪洗虜塵靜,風約楚雲留。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勝喜然犀處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李白唐代〕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歌鼓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拂拭殘碑

    文徵明明代〕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酷。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
  • 河湟

    杜牧唐代〕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牧羊驅馬雖戎服,白髮丹心盡漢臣。唯有
  • 送人赴安西

    岑參唐代〕上馬帶吳鉤,翩翩度隴頭。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萬里鄉為夢,三邊月作愁。早須清黠虜,無事莫經秋。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秋日經信陵君祠

    陳維崧清代〕席帽聊蕭,偶經過、信陵祠下。正滿目、荒台敗葉,東京客舍。九月驚風將落帽,半廊細雨時飄瓦。桕初紅偏向壞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原文_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