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萊 歸故山

作者:王沂孫 朝代:宋代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

掃西風門徑,黃葉凋零,白雲蕭散。
柳換枯陰,賦歸來何晚。
爽氣霏霏,翠蛾眉嫵,聊慰登臨眼。
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
數點寒英,為誰零落,楚魄難招,暮寒堪攬。
步屧荒籬,誰念幽芳遠。
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
試引芳樽,不知消得,幾多依黯。

詩詞問答

問:醉蓬萊 歸故山的作者是誰?答:王沂孫
問:醉蓬萊 歸故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醉蓬萊 歸故山是什麼體裁?答:詞
問:王沂孫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沂孫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西風陣陣掃過門徑,枯黃的樹葉隨風飄零,白雲稀稀疏疏地飄浮在天空中。柳葉到了秋天衰敗了,辭官歸鄉太晚。山中瀰漫著清新的空氣,蒼翠的遠山像美女的娥眉,還可以聊且慰藉一下我登臨的雙眼。故國如塵土般覆滅,親朋友人都已失散,還有什麼心思登高呢?
數朵菊花,為誰飄落?楚王的魂魄難以招回,晚上又寒氣襲人。散步在荒涼的籬笆前,誰還念及幽遠的花香?屋子裡孤燈一盞,秋雨飄落,又一聲秋雁叫,想以酒解愁,但又怕醉了,解不了複雜而隱微的愁緒。

注釋
醉蓬萊:據《澠水燕談錄》載,宋仁宗時,教坊進新曲《醉蓬萊》,柳永應製作詞。雙調九十七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前片第一、第五、第八三句,後片第六、第九兩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故山:指王沂孫的故鄉會稽山。
掃西風門徑:首句倒裝,意即“西風掃門徑”。
柳換枯陰:指柳葉經秋而枯敗。
賦歸來:辭官歸鄉。陶淵明《歸去來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爽氣霏霏(fēi):山中瀰漫著清新空氣,語出《世說新語·簡傲》:“西山朝來,致有爽氣”。霏霏:紛紛。
翠蛾眉嫵:形容蒼翠的遠山像美女的娥眉。
故國如塵:指故國宋室江山灰飛煙滅。
寒英:菊花。
楚魄難招:《楚辭》有招魂一篇,一般認為是屈原為招楚懷王來歸而作。
步屧(xiè):漫步。屧:木板拖鞋。
消得:消除、消解。
依黯:複雜而隱微的愁緒。

詩文賞析

王沂孫在元朝初年曾出任學官。後解除“慶元路學正”職事到故鄉紹興。詞人歸鄉之心情頗為複雜。事元非其所願,故國之戀深深地敲擊著他的胸膛。在這首詞中,作者用較為隱蔽的手法表達了這種複雜的情感。

“掃西風門徑,黃葉凋零,白雲蕭散”。從秋景起筆,意即“西風掃門徑”,西風有知,似乎知主人歸來,殷勤地掃除門徑以示迎接。西風吹得黃葉凋零了,白雲蕭散了。凋零、蕭散,其實正是作者當時的心境的反映。此番回到故鄉,他並沒有感受到一般應有的那種溫暖與親切。內心有著一種難以明言的隱微情緒。“柳換枯陰,賦歸來何晚!”辭官四年,自無榮耀之感,卻有點悔恨的意思。離開鄞縣時,碧山曾作《齊天樂》:“正恐黃花,笑人歸較晚。”心境相同。

回歸故鄉時,王沂孫似乎是悔恨出行的失計,不免自怨自艾,心裡頗不是滋味。“爽氣霏霏,翠蛾眉嫵,聊慰登臨眼。故國如塵,故人如夢,登高還懶。”流露出這種複雜的心緒。

“爽氣霏霏”,形容開朗的山容紛然而呈。“霏霏”氣流紛起。“翠蛾眉嫵”,具體描繪故山的山容,從兩個方面連續使用比喻,以眉喻山曰:“翠蛾”“眉嫵”都是類比山峰狀似美女眉毛。此情此景,誠然可以使作客歸來的人感到賞心悅目。“故國如塵,故人如夢”,在登臨之際,徒增愁思,意興索然,雖美景在前,也懶於一顧了。欲登臨和懶登高相對,以見其愁情之重。登高懷遠,招來宋室覆亡之感慨,朋友淪替之傷悼,情難自禁,則又不如不上這山為好了。“登高還懶”,和“怕見夜間出去”李清照心緒相同。

“數點寒英,為誰零落”,是作者的自我惋惜。“楚魄難招,暮寒堪攬”,意謂“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這幾句,寫法相當深刻,意味相當沉痛。至於“步屧荒籬,誰念幽芳遠”二句,則是與上文的“寒英。”“零落”緊相連線的,寫得參差錯落,顯得章法變換多姿。

“一室秋燈,一庭秋雨,更一聲秋雁”是此詞最精彩的筆墨,用三排比短句。描繪出了一種清冷孤寂的境界,秋燈、秋雨、秋雁,所襯托的不過是一顆秋心而已。“試引芳樽”,以借酒澆愁,愁更愁“不知消得幾多依黯”作結,“依黯”這個詞語與“依依”和“黯黯”結合,承上“故國如塵,故人如夢”,比泛言“愁苦”,要細緻,要準確,值得細細玩味用它來表示這首詞所包含的複雜的情感意緒,還是很確切的。

王沂孫之詞,曾被評為較為“深”、“厚”。含蓄較為豐富,表達詞意用筆轉折,耐人細細體味。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評價較為貼切:“詞味之厚,無過碧山。”

標籤:抒情寫山

詩詞推薦

  • 金陵驛二首

    文天祥宋代〕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復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
  • 採桑子

    納蘭性德清代〕撥燈書盡紅箋也,依舊無聊。玉漏迢迢,夢裡寒花隔玉簫。幾竿修竹三更雨,葉葉蕭蕭。分付秋潮,莫誤雙魚到謝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在北題壁

    趙佶宋代〕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天南無雁飛。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劍閣賦

    李白唐代〕  鹹陽之南,直望五千里,見雲峰之崔嵬。前有劍閣橫斷,倚青天而中開。上則松風蕭颯瑟颶,有巴猿兮相哀。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女冠子·其一

    李珣唐代〕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處。醮壇開,金磬敲清露,珠幢立翠苔。步虛聲縹緲,想像思徘徊。曉天歸去路,指蓬萊。
  • 觀放白鷹其一

    李白唐代〕八月邊風高,胡鷹白錦毛。孤飛一片雪,百里見秋毫。寒冬十二月,蒼鷹 * 毛。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雲霄萬里
  • 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

    李白唐代〕浪動灌嬰井,尋陽江上風。開帆入天鏡,直向彭湖東。落景轉疏雨,晴雲散遠空。名山發佳興,清賞亦何窮。石鏡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贈秀才入軍

    嵇康魏晉〕鴛鴦于飛,肅肅其羽。朝游高原,夕宿蘭渚。邕邕和鳴,顧眄儔侶。俛仰慷慨,優遊容與。鴛鴦于飛,嘯侶命儔。
  • 過小孤山大孤山

    陸游宋代〕八月一日,過烽火磯。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拋江過其下,
  • 早行

    陳與義宋代〕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乾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定風波·感舊

    蘇軾宋代〕莫怪鴛鴦繡帶長,腰輕不勝舞衣裳。薄倖只貪遊冶去,何處,垂楊系馬恣輕狂。花謝絮飛春又盡,堪恨。斷弦塵管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酒泉子·日映紗窗

    溫庭筠唐代〕日映紗窗,金鴨小屏山碧。故鄉春,煙靄隔,背蘭缸。宿妝惆悵倚高閣,千里雲影薄。草初齊,花又落,燕雙雙。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蘇小小歌 / 蘇小小墓

    李賀唐代〕幽蘭露,如啼眼。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珮。油壁車,夕相待。冷翠燭,勞光
  •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宋代〕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小明

    佚名先秦〕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我征徂西,至於艽野。二月初吉,載離寒暑。心之憂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 燭影搖紅·元夕雨

    吳文英宋代〕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淺。障泥南陌潤輕酥,燈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漸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襪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西江月(漁父詞)

    辛棄疾宋代〕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鎔金。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別浦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
  • 觀胡人吹笛

    李白唐代〕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聲。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愁聞出塞曲,淚滿逐臣纓。卻望長安道,空懷戀主情。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詠長城

    汪遵唐代〕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水口行舟

    朱熹宋代〕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蓬看?依舊青山綠水多。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
醉蓬萊 歸故山原文_醉蓬萊 歸故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