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詩詞問答

問:《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作者是誰?答:孟浩然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孟浩然的名句有哪些?答:孟浩然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書法作品欣賞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秋水盛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
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想要渡水卻沒有船隻,閒居不仕,有愧於聖明天子。
坐看垂釣之人多么悠閒自在,可惜只能空懷一片羨魚之情。

韻譯
八月洞庭湖水盛漲浩渺無邊,
水天含混迷迷接連太空。
雲夢二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
波濤洶湧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
聖明時代閒居委實羞愧難容。
閒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
只能白白羨慕別人得魚成功。

注釋
洞庭湖: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張丞相:指張九齡,唐玄宗時宰相。
涵虛: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虛:虛空,空間。
混太清:與天混為一體。太清:指天空。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雲夢大澤水汽蒸騰,洞庭湖的波濤搖撼著岳陽城。

雲夢澤:古代雲夢澤分為雲澤和夢澤,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帶低洼地區。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撼:一作“動”。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岸。
欲濟無舟楫:想渡湖而沒有船隻,比喻想做官而無人引薦。濟: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槳。
端居恥聖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卻閒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閒居,安居。
聖明:指太平盛世,古時認為皇帝聖明,社會就會安定。
坐觀:一作“徒憐”。
徒:只能。一作“空”。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乾祿”詩。所謂“乾祿”,即是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引薦錄用。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張九齡為丞相,作者西遊長安,以此詩獻之,以求錄用。詩前半泛寫洞庭波瀾壯闊,景色宏大,象徵開元的清明政治。後半即景生情,抒發個人進身無路,閒居無聊的苦衷,表達了急於用世的決心。全詩頌對方,而不過分;乞錄用,而不自貶,不亢不卑,十分得體。(劉建勛)

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 ),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由右丞相貶為荊州長史。這首詩是張九齡在荊州任上詩人寫給他的。

前四句是寫洞庭湖的名句。八月水漲,湖水幾乎與岸平。向湖中看,水天相接,水跟天混合一體,分不清彼此,所以稱“混太清”,“太清”指天。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與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樣。水天相接,還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視力造成的錯覺,這裡的水天相混,是水與天混而不分,在水與天之間的一段虛空已包含在湖水裡,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氣蒸雲夢澤 ”,水面上有蒸發出來的水氣,把虛空包含了,這個水氣也把整個雲夢澤都籠罩了。古代的雲夢澤 ,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為夢,江北為雲,方圓 * 百里,這裡泛指圍繞著洞庭湖一帶。接著第四句寫洞庭湖波浪的聲勢。宋范致明《岳陽風土記》,稱洞庭“夏秋水漲,濤聲喧如萬鼓 ”,故稱“波撼岳陽城 ”。岳陽城在洞庭湖東北岸,那兒的岳陽樓是望洞庭湖的勝地。這四句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壯闊景象和湖波的聲勢。

後四句是感懷。“欲濟無舟楫”,《書·說命上》:“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面對洞庭湖,要渡過去卻沒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沒有人引薦。“端居恥聖明 ”,端居指平居閒處 ,在聖明時即太平時,閒著不做事是可恥的。《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 ,不如歸家結網 。”末聯表示空有羨魚的感情,希望對方推薦。這首詩的感懷部分,寫得含蓄,不直白求薦。所用典故,與望洞庭湖密切結合,極為自然,而融化無跡。

這首詩僅用四句話就概括出洞庭湖的浩渺氣勢,寫出洞庭湖波濤洶湧的聲勢 ,抒懷裡又要結合寫景,含蓄不露,雖有所求,但不露求乞相。在寫景上,詩人抓住洞庭湖水勢大的季節,用“八月”來點明,用“湖水平”說明水勢的浩大,開頭樸實而有力。第二句就奇峰突起,概括出洞庭湖的氣魄。洞庭湖的浩渺,不同一般的水天相接 ,原來是“含虛混太清”,湖上的水氣把天和空都包含進去了。這才捕捉住了它的特點 ,寫出了它的浩渺的氣勢 。如此還不夠,再加上“氣蒸雲夢澤 ”,水氣的蒸騰把江南江北的雲夢澤都籠罩了。這樣寫,還沒有寫足洞庭湖波濤洶湧的聲勢,於是再加上“波撼岳陽城 ”,使人感到波濤的聲勢使岳陽城都受到震動似的,這才把洞庭湖的特點寫足了。在抒懷方面,明明是求人引薦,卻沒有一句求薦的話,而是結合洞庭湖的描寫,用“欲濟無舟楫 ”來暗示,並說自己不出來做事對不起這個時代。對方原是宰相,“舟楫”這個典用得極為得體。

標籤:洞庭湖,地名唐詩三百首國中古詩山水寫水抒情

詩詞推薦

  • 歲暮到家/歲末到家

    蔣士銓清代〕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 宿山寺

    賈島唐代〕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 小雨

    楊萬里宋代〕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宋代〕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
  • 醉蓬萊 歸故山

    王沂孫宋代〕掃西風門徑,黃葉凋零,白雲蕭散。柳換枯陰,賦歸來何晚。爽氣霏霏,翠蛾眉嫵,聊慰登臨眼。故國如塵,故人
  •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李煜唐代〕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楞簾珠箔,惆悵卷金泥。門巷寂寥人去後,望殘菸草低迷。爐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三

    楊萬里宋代〕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余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杜牧唐代〕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一字詩

    陳沆清代〕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狂夫

    杜甫唐代〕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風含翠筱娟娟靜,雨裛紅蕖冉冉香。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淒涼。欲填
  • 過小孤山大孤山

    陸游宋代〕八月一日,過烽火磯。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當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拋江過其下,
  •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隱唐代〕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採桑子

    納蘭性德清代〕彤霞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

    杜甫唐代〕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雨色動微寒。黃鸝並 * 愁濕,白鷺群飛大劇乾。晚節漸於詩律細,誰家數去酒杯寬。惟吾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張孝祥宋代〕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湧起白銀闋
  • 桃源行

    王維唐代〕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忽值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
  •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宋代〕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1]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餘干旅舍

    劉長卿唐代〕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孤城向水閉,獨鳥背人飛。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石魚湖上醉歌

    元結唐代〕序:漫叟以公田米釀酒,因休暇,則載酒於湖上,時取一醉。歡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使舫載之,偏飲坐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
  • 祈父

    佚名先秦〕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轉予於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轉予於恤,靡所厎止?祈父,亶不聰。胡轉予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原文_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