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356年>> 9月19日

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王愛德華三世之子“黑太子”愛德華,與法軍激戰於普法提埃,並擊潰法軍,俘虜法王約翰二世。從而導致了巴黎市民起義。

1356年9月19日

第一階段(1337年 - 1360年)是雙方對佛蘭德斯和基恩的爭奪戰。首先在1340年的斯呂斯海戰中,英軍打敗法軍,奪取制海權,以防止法軍入侵。然後在1346年8月所發生的克雷西會戰中,英軍取得陸地上的優勢,並在圍攻11個月後成功占領了法國海防要塞加萊港。英國挾著勝利的餘威,在內維爾十字戰役當中,打敗蘇格蘭的入侵,並且擒獲親法的蘇格蘭王大衛二世,此役也大大地減少蘇格蘭對英格蘭的威脅。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直到1356年英國再度開戰,攻取了法國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隨即又在普瓦捷戰役利用相同的戰術再次擊潰法軍。而因為英軍的橫徵暴斂和法國全國的經濟崩潰,使得法國平民發起起義運動。結果法國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被迫於1360年於布雷蒂尼簽訂極為不平等的和約——《布勒丁尼和約》,將羅亞爾河以南至庇里牛斯山脈的領土全部割讓予英國。

第二階段(1360年 - 1400年) 是因為法王查理五世欲報仇雪恨,奪回英國所占的地區而發生的。查理五世重組軍隊以僱傭步兵代替大部份騎兵,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重建艦隊。在內政方面亦作出較大的改革,並整頓了稅制,以安撫民心。時機成熟後,他任命B.迪蓋克蘭這位為軍隊總司令,以突襲和游擊戰術攻擊英軍,在多場戰役中均大敗英軍,至1380年時已將英軍迫退至沿海地帶。英王為免法國的領地全部丟失,結果與法國簽署停戰協定,只保有五個港口,分別是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萊及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份連線地區。

第三階段(1415年 - 1429年) 是英國乘法國國內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發生內訌,而農民和市民亦發生起義之際重啟戰端。在1415年,英軍於阿贊庫爾戰役中大敗法軍,並隨即與勃艮地公爵結盟,攻占法國北部大部份地區。法王查理六世在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的情況下惟有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幾乎等同於承認法國亡國的和約——《特魯瓦和約》。將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隨即宣布自己為法國的攝政王,並有權於查理六世死後承繼法國王位。但是,在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同於這年死去。結果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為爭奪法國王位,再啟戰端,百年戰爭進入第四階段。

第四階段(1429年 - 1453年) ,法國人民因為不堪英軍的壓迫,紛紛組織游擊戰,這給予法軍很大的幫助。游擊隊經常設定埋伏,捉拿英國的徵稅者,消滅英軍的部隊,達到了牽制英國之效。雖然於1428年10月,英軍與勃艮地派進逼至奧爾良,並包圍了此城,使得法軍形勢大為不利,但此時法國出現了一位千古傳頌的救星——聖女貞德,在她的指揮下法軍於1429年5月解除了英國對奧爾良的包圍,贏得了重大勝利,從而扭轉了整個戰爭的形勢。雖然貞德於不久後便英軍所捉拿,並以女巫罪處死,但這反而激起法國的民族義憤,使法軍作出大反攻。在1437年法軍光復首都巴黎,於1441年收復香檳,又於1450年解放曼恩和諾曼第,隨後又於1453年奪回吉耶訥。最後於1453年10月19日,波爾多的英軍投降,法國收復了除加萊外的全部領土,百年戰爭至此完全結束。

9月19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