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歌促別

驪歌促別怎么寫好看

驪歌促別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驪歌:即《驪駒》,是古代客人告別時唱的詩篇。西漢人王式精通《詩經》,被任命為博士,來到京城長安。博士江公世代研究《魯詩》,被尊稱為宗師,他對王式很為嫉妒。在各位高級官員歡迎王式的宴會上,江公對樂師們說:“唱一支《驪駒》曲吧!”王式說:“我聽老師講過:客人在辭別時唱《驪駒》,主人唱《客毋庸歸》。今天各位是主人,天色尚早,不應唱這支曲子。”江公問道:“經書里哪有這樣的話?”王式回答:“在《曲禮》中。”江公惱怒罵道:“什麼狗曲!”王式覺得受到羞辱,就假裝醉倒在地上。宴會後,他責備門生們說:“我本不想來,你們強勸我,結果被這小子羞辱了!”就告病回鄉了。後以“驪歌促別”為典,詠告別分手。

【出典】:

漢書》卷88《儒林傳·王式傳》3610頁:“王式寧翁思,東平新桃人也。”“(諸博士)素聞其賢,共薦(王)式。詔除下為博士。……既至,止舍中,會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勞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為《魯詩》宗,至江公著《經說》,心嫉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式曰:‘聞之於師,客歌《驪駒》,主人歌《客毋庸歸》。今日諸君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經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禮》。’江翁曰:‘何狗曲也!”式恥之,陽(通“佯”,假裝)醉通墜。式客罷,讓諸生曰:‘我本不欲來,諸生強勸我,竟為豎子所辱!’遂謝病免歸,終於家。”

【例句】:

三國·曹植《酒賦》:“或嘆驪駒既駕,或稱朝露未晞。” 南朝梁·劉孝綽《陪徐僕射晚宴》:“洛城雖半掩,愛客待驪歌。” 唐·于志寧《冬日宴群公於宅各賦一字得杯》:“賓筵未半醉,驪歌不用催。” 唐·楊炯《送州周司空》:“居人下珠淚,賓御促驪歌。” 唐·李白《灞陵行送別》:“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秋絕不忍聽。” 唐·方乾《衢州別李秀才》:“一曲驪歌兩行淚,更知何處再逢君。” 宋·文同《寄題密州學士快哉亭》:“主人自醒客已醉,門外落日驪駒催。” 宋·葛勝仲《虞美人》:“驪駒客莫賦歸詩,東道留連應賦,不庸歸。” 宋·陸游《春晚用對酒韻》:“一閒可敵八珍美,驪駒在門端可起。”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把驪駒頻唱,可惜南樓佳處,風月已淒涼。” 元·湯式《南呂一枝花·客中奇遇寄情》:“實承望效鴛鴦百歲和同,不提防賦驪駒兩字西東。”元·鹹廷珪《長江送別圖送周平叔之通州丞》:“驪駒歌罷將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 清·錢謙益《放歌行贈櫟園道人游武夷》:“且勿賦河梁,且勿歌驪駒。” 清·高珩《送阮亭東歸時余亦有歸志》:“青山約略有前期,猶聽驪歌亂客思。” 清·吳祖修《寄示趙書年起雷》:“千里歌驪竟不聞,尚思尊酒數論文。” 清·查慎行《錢幼錕將游江右》:“西江吾舊到,為爾唱驪駒。” 清·揆敘《高麗使館中作》:“歡情方狎鷺,別緒遽歌驪。” 清·景仁《浪淘沙》:“驪唱各匆匆,流水西東。” 清·王恪《送楊文叔北上》:“萬里征塵拂袂初,驪歌促別意何如?” 清·陸元輔《送袁重其歸吳門》:“鱸膾正堪淹客棹,驪駒無奈向關河。”

詞語分解

  • 驪歌的解釋 告別的歌。 南朝 梁 劉孝綽 《陪徐僕射晚宴》詩:“ 洛 城雖半掩,愛客待驪歌。” 唐 李縠 《浙東罷府西歸酬別張廣文皮先輩陸秀才》詩:“相逢只恨相知晚,一曲驪歌又幾年。” 明 姚茂良 《精忠
  • 別的解釋 別 é 分離:別離。別情。別緒(離別時離別後的情感)。分別。告別。久別重逢。分門別類。 差別:霄壤之別。 分類:類別。性別。職別。級別。派別。 另外的:別人。別號。別字。別墅。別論。別開生面。 卡住,

歷史典故推薦:慶賞無厭

元·睢景臣《六國朝·催拍子》:“六橋雲錦,十里風花,慶賞無厭。”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驪歌促別歷史

相關歷史

驪歌促別_驪歌促別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