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縣

洛浦縣怎么寫好看

洛浦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唐天授二年 (691) 析大鄉縣置,屬溪州。治所在今湖南保靖縣西南大妥鄉溪村。《元和志》 卷30洛浦縣: “以縣西洛浦山為名。” 長安四年(704) 改屬錦州。五代廢。

②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 析于闐縣置,屬和闐直隸州。治所即今新疆洛浦縣。民國初屬新疆喀什噶爾道。1920 年改屬和闐道。1930 年屬和闐行政區。後直屬新疆省。民國 《新疆志稿》 卷3: 洛浦,“回語呼為多樂普,謂肩叉骨也。洛浦二字由此得音”。


(1)古縣名。唐置,治今湖南省保靖縣西北。屬錦州。五代時廢。(2)今縣名。在新疆 * 爾自治區西南部、崑崙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南靠昆侖山,西以玉龍喀什河為界與和田縣、和田市隔河相望。屬和田地區。面積1357.2平方千米。人口24.2萬。有漢、 * 爾、回族、哈薩克、滿等族。轄2鎮、8鄉和1直屬管理區。縣人民政府駐洛浦鎮。其名稱來歷有二說:其一,“新疆圖志”註:“洛浦回人”( * 爾族)呼為多樂普,意為“肩胛骨”;其二,洛浦一名系蒙古語,系羅布一名之異譯,據《成吉思汗傳》的作者蒙古族歷史學家賽熙亞樂說,意為“水沼澤地”或雅化稱之為“水鄉之地”。西漢永平四年(61年)于闐國並皮山、渠勒、扜彌諸國地。自此,洛浦歷各朝,其地盡屬於闐國至唐,為于闐西地域。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析和闐東境(玉龍喀什)河以東十五莊,于闐西境乙根蘭乾以西二十三莊置縣”,屬和闐直隸州。1913年屬喀什噶爾道,1920年屬和闐道。1924年廢道直屬新疆省。1950年屬和闐專區(1959年改名和田專區)。1970年屬和田地區。地處山前沖積平地帶。有鐵克勒克山,海拔 5466 米,前山區有阿其克山、歐吐拉克山、庫瑪提山,海拔高度平均在3500米左右。主要河流有玉龍喀什河、阿其克河、歐吐拉克河、沙克河、帕合塔勒克河。主產小麥、玉米、棉花,兼種稻、油料、瓜果。種植有桃、梨、杏、石榴、蘋果、葡萄、核桃、桑林。礦產有石灰石、石膏、黏土、煤、鐵。玉龍喀什河上游地古時就為淘沙洗金之地,胡麻地(庫瑪提)玉龍喀什河古道自古盛產優質和田羊脂玉,境內產藥用植物大芸、甘草、麻、枸杞、鎖陽、紅花。工業有建材(水泥、石膏、石灰)、農機、採礦、電力、食品加工、糧油加工、軋花、織毯、鐵木器加工、絲綢加工等。315國道橫穿縣境。名勝古蹟有熱瓦克佛塔、阿克斯皮力(古城遺蹟)、巴格達特麻札(古墓)、蘇買(古墓)、依瑪木阿斯木(古墓)、布亞麻札(古墓)、山普魯古墓葬群等。

詞語分解

  • 洛浦的解釋 . 洛水 之濱。 漢 張衡 《思玄賦》:“載 太華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 宋 周邦彥 《燕歸梁·詠曉》詞:“曾經 洛浦 見驚鴻,關山隔,夢魂通。” 明 楊珽 《龍膏記·邪萌》:“虛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嵩祝寺

在今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后街嵩祝院號。原為明代番經廠和漢經廠遺址。清雍正十一年 建嵩祝寺。為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格魯派 最大的轉世 * 章嘉胡圖克圖在京駐錫之處。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洛浦縣歷史

相關歷史

洛浦縣_洛浦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