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

濁水怎么寫好看

濁水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今江西水支流錦江。《水經· 贛水注》: “ (濁) 水出康樂縣。濁水又東徑望縣。濁水又東徑建成縣。濁水又東至南昌縣,東流入於贛水。” 《清一統志·瑞州府》: 蜀江 “在府治北。一名濁水,今曰錦江”。

②即北陽水,亦即今山東青州市之北陽河。《漢書·地理志》 齊郡廣縣: “為山,濁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巨定。” 《水經·淄水注》: 濁水 “東北流徑廣固城西,……又東北流徑東陽城北……又北徑益城西,又北流注巨淀”。元於欽 《齊乘》、《清一統志》皆謂即今北陽水。

③即今湖北襄陽縣北之白河。《戰國策·楚策一》: 吳入郢,秦子滿、子虎 “與吳人戰於濁水而大敗之”。即此。《水經·淯水注》: 濁水 “上承白水於朝陽縣,東南流徑鄧縣故城南。習鑿齒 《襄陽記》曰: 楚王至鄧之濁水,去襄陽二十里,即此水也。濁水又東徑鄧塞北,……東流注於淯”。

④即墊江水。今四川開縣南四十里之普里河,為開江 (小江) 支流。《明史·地理志》 開縣: “南有墊江,一名濁水,亦合流於開江。”

⑤即今陝西耀縣西南濁谷河。《水經·沮水注》:“濁水上承雲陽縣東大黑泉東南流,謂之濁谷水。又東南出渠,又東歷原徑曲梁城北,又東徑太上陵南原下,北屈徑原東與沮水合。” 《清一統志·西安府》 引 《三原縣志》: “在縣北清谷水之東,自耀州界來,又東入臨潼縣。其水峻急渾濁,故名。”

⑥即今徽縣西之洛河。源出縣西北老爺山,南流入成縣,又折而東流復入徽縣,又東南流至陝西略陽縣入嘉陵江。《水經·漾水注》: “ (濁) 水出濁城北……又東徑武街城南……又東徑白石縣南,濁水即白水之異名也。……又南注漢水。” 《清一統志·階州一》: 濁水 “在成縣南,東南流入秦州徽縣界,亦謂之白水”。


古水名。(1)即“錦江(1)”。(2)又名北陽水,即今山東省洋河。源出青州市西,東北流至壽光市入清水泊。(3)源出今湖北省襄樊市北,東南流入白河。戰國時秦與吳戰於濁水而大敗之,即此(《戰國策·楚策》)。(4)即今陝西省中部石川河支流濁谷河。

詞語分解

  • 濁的字典解釋 濁 (濁) ó 水不清,不乾淨:渾濁。污濁。濁浪。濁流。 混亂:濁世。 聲音低沉粗重:濁聲濁氣。濁音。 清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 水的字典解釋 水 ǐ 一種無色、無臭、透明的液體:水稻。水滴石穿。水泄不通。 河流:漢水。湘水。 江河湖海的通稱。水庫。水利。水到渠成(喻條件成熟,事情就會順利完成)。水可載舟。跋山涉水。依山傍水。 液汁:水筆。墨

歷史地名推薦:大行城

即今遼寧丹東市西南三十二里娘娘城。《新唐書·薛萬徹傳》:貞觀二十二年,“以青丘道行軍總管帥師三萬伐高麗,次鴨淥水,以奇兵襲大行城”。即此。 即今遼寧省丹東市西南娘娘廟山城。《新唐書·薛萬徹傳》:貞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濁水歷史

相關歷史

濁水_濁水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