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大學士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明、清殿閣大學士之一。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始置,初為輔導太子,與華蓋殿、文淵閣諸殿閣大學士秩皆正五品。永樂 (1403—1424) 時始以殿閣學士銜簡入內閣參予機務。洪熙(1425)、宣德 (1426—1435) 以後,閣權漸重,批答章奏,草擬詔令,事實上漸成為宰相之任。但因品級低,故常以尚書兼之,以高其品秩清朝沿置,品級提高為正一品,但職任反不如明。雍正 (1723—1735)中設立軍機處,職權遂為軍機大臣所替代。


官名。明朝置。掌獻替可否,奉規誨,點檢題奏,票擬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達下,皆起草進畫,以下之諸。下之達上,皆審申覆而修畫,平允乃行之。凡車駕郊祀、巡幸則從。御經筵,則知經筵或同知經筵事。東宮出閤講讀,則其事,敘其官,而授之職業。冠婚,則充賓贊及納徵等使。修實錄、史志諸書,則充總裁官。春秋上丁釋奠先師,則攝行祭事。會試充考試官,殿試充讀卷官。宗室請名請封,諸臣請謚,並擬上。因其授餐大內,常侍天子殿閣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內閣(大學士)。見《明史·職官一》。

詞語分解

  • 文華的解釋 .文章的華采。《後漢書·班彪傳論》:“ 班彪 以通儒之才,傾側危亂之閒……敷文華以緯國典,守賤薄而無悶容。” 唐 劉得仁 《上翰林丁學士》詩:“官自文華重,恩因顧問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
  • 大學士的解釋 官名。 唐中宗 景龍 二年, 修文館 置大學士四人。此大學士之始,然不常設。 宋 沿 唐 之舊, 昭文館 、 集賢殿 大學士,皆宰相領之。 明 代始專以殿閣大學士為宰輔之官,然官階僅五品,其職務是替

歷史官職推薦:司刑員外郎

官名。即刑部員外郎,唐高宗龍朔二年改,鹹亨元年復名刑部員外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文華殿大學士歷史

相關歷史

文華殿大學士_文華殿大學士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