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正

廷尉正怎么寫好看

廷尉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秦、漢為廷尉副貳,地位相當於列卿丞,為高級審判官員,可代表廷尉參加詔獄會審,或獨立決斷疑獄、平反冤案,參議案例律條。西漢秩千石,東漢六百石南朝宋、齊沿置,六品。梁、為廷尉卿屬官,梁六班,陳七品、六百石。地位高於廷尉監、平,但公牘須三官聯,以互相監督北魏或稱大理正文帝時置少卿為廷尉副貳,遂降為佐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為五品中,二十三年改六品。北齊改置“大理正”。


官名,秦漢皆置,為廷尉卿之副,西漢俸千石,東漢六百石,掌審,決疑案,平反冤案,參議案例律條。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後漢書·百官志二》,參看“廷尉”條。《後漢書·何敞傳》:“武帝時為廷尉正,與湯同時。”其後,魏晉南朝沿置,北魏或稱大理正。

詞語分解

  • 廷尉的解釋 官名。 秦 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 漢 初因之,秩中二千石。 景帝 時改稱大理, 武帝 時復稱廷尉。 東漢 以後,或稱廷尉,或稱大理,又稱廷尉卿。 北齊 至 明 清 皆稱大理寺卿。參閱《漢書·百官
  • 正的字典解釋 正 è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正當(刵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於道理的:正道。正確。正義。正氣。 恰好:正好。正中(恘 )

歷史官職推薦:司弓矢中士、下士

官名。《周禮》夏官之屬有司弓矢下大夫二人, 中士八人,掌管弓矢。北周依《周禮》置司弓矢中士,正二命;司弓矢下士,正一命。屬夏官府武藏中大夫。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廷尉正歷史

相關歷史

廷尉正_廷尉正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