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大理正

大理正

官名。①即廷尉正,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復改廷尉正,哀帝元壽二年(前1年)再改。東漢獻帝建安 (196—220) 末魏、吳建國初置,掌平決訟獄,稱帝後復改為廷尉正。北魏亦曾稱大理正。參見“廷尉正”。② 大理寺屬官,亦稱“大理寺正”。北齊始置,員一人,六品。隋朝沿置,正六品下。唐朝置二員,從五品下,掌議獄、正科條,凡丞斷罪不當,則以法正之; 五品以上論者,蒞決; 巡幸,則留總持寺事。高宗龍朔二年(662) 改名詳刑大夫,武則天光宅元年(684) 改名司刑正,尋各復舊。北宋初與丞、評事分掌斷獄,後選常參官兼任,稱詳斷官,本官遂為寄祿官; 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復掌職事,置二員,審核獄案,南宋減為一員,從七品。遼朝亦置。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正六品。明洪武十四年(1381)分置左、右寺,各設一員,正六品,隨其所轄而複審刑獄; 建文(1399—1402)改為都評事; 永樂元年(1403)復名左、右寺正。清前期置,滿洲漢軍、漢各一員,正六品,乾隆十七年(1752)改左、右寺正為寺丞。


官名,又名廷尉正,俸比千石,掌刑獄。漢景帝中六年改廷尉名大理,有正和左右監,其後時稱廷尉正時稱大理正。其職掌未變。東漢時掌平決詔獄,卿不在時,代卿理獄事。北齊始置大理寺,故又稱大理寺正,掌寺內事務,一人,六品。隋沿置,正六品下。唐朝大理寺置卿、少卿各一人,為寺正副長官,下屬有大理正、獄丞、司置、評事。大理正掌刑獄覆核,丞、評判處不當時,大理正可糾正重判。宋沿置,時為職事官,時為寄祿官。遼、金也置。明朝分左、右寺,各置寺正一人,正六品,掌複審。清朝前期滿、漢各一人,正六品;乾隆十七年改大理正為大理丞。此後再無此官號。

大理正字典分解

大理的解釋 (1).掌刑法的官。 秦 為廷尉, 漢 景帝 六年更名大理, 武帝 建元 四年復為廷尉。 北齊 為大理卿, 隋 唐 以後沿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正國語字典 正 zhèng 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zh峮g )。正襟危坐。 合於法則的:正當(d刵g )。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 合於

多學學:大寒山【歷史地名】

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北與門源回族自治縣交界之大達坂山。《清史稿·地理志》:大通縣“北:大寒”。民國《大通志》第一部:大寒山“去縣城北四十五里,居浩亹河之南,壁立千仞, 自西至東,橫亘二百餘里,劃然天地,界分南北,沿梯而上,怪石嶙峋, 曲道縈紆,林木翳薈, 山泉滃涌,為通甘涼之要道。土名呼為大坂山,又名打坂山”。

大理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