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丞

國子監丞怎么寫好看

國子監丞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隋煬帝大業三年 (607)國子監置三員,從六品。唐朝國子監沿置,一員,從六品下,掌本監事務,每歲七學學生業成,與司業、祭酒蒞試,登第者上於禮部。北宋仁宗景祐二年 (1035) 置一員,以現任學官充任,或以京朝官、選人充,掌錢穀出納之事; 神宗元豐 (1078—1085)改制,置一員,正八品,參監事。遼朝國子監亦置。金朝國子監置二員,從六品,章宗明昌二年 (1191) 增一人兼提控女真學。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1287) 於集賢院國子監置一員,正六品,專領監務; 二十九年蒙古國子監仿漢人國學例置一員,正六品。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學為監,置一員,永樂十八年 (1420)遷都北京,遂為南監丞; 北監始置於永樂元年,置一員,正八品,掌繩愆廳事,以參領監務,堅明其約束,諸師生有過失及廩膳不潔,並糾懲之,而書於集愆冊; 中都國子監亦置,洪武二十六年罷。清朝國子監置,滿、漢各一員,初滿員五品,漢員八品,後並改正七品,掌繩愆廳事,頒規制,稽勤惰,均廩餼,核支銷,並書八旗教習功過; 光緒三十一年 (1905) 省入學部,嗣以文廟、辟雍典禮隆重,仍置以分治其事。


官名。唐朝國子監設丞一人。從六品下,掌判監事。唐以後的國子監丞,均為內部事務官。明朝,國子監設繩愆廳,以監丞為其長官,參領監務,諸生有過錯、廩膳不法,均糾懲。清代監丞為正七品,也是繩愆廳長官,掌頒規制,稽勤惰、均廩餼、覈支銷,並書八旗教習功過。明、清兩朝的監丞,均為學監性質的官員。見《新唐書·百官三·國子監》、《明史·職官二·國子監》、《清史稿·職官二·國子監》,參看“國子監”條。

詞語分解

  • 國子的解釋 .公卿大夫的子弟。《周禮·地官·師氏》:“以三德教國子。” 鄭玄 註:“國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漢書·禮樂志》:“朝夕習業,以教國子。國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 清 劉書年 《劉貴陽說經殘稿·國子
  • 丞的解釋 丞 é 幫助,輔佐:丞相(古代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大事的統率百官的最高大臣)。 封建時代輔佐主要官員做事的官吏:府丞。縣丞。 古同“承”,秉承。 筆畫數:; 部首:一; 筆順編號:

歷史官職推薦:太廟博士

官名。北魏置,管理帝王祖廟。見《魏書·禮志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國子監丞歷史

相關歷史

國子監丞_國子監丞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