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黨錮

黨錮

東漢桓帝、靈帝時部分官僚士大夫和太學生聯合反對宦官專權,以此被禁止仕宦或參預政治活動,時稱“黨錮”。東漢後期,清議盛行,對時政有很大影響。桓帝時太學生三萬餘人,以郭泰、賈彪為首,與司隸校尉李膺、太尉陳蕃等互相褒重,抨擊宦官集團,延熹九年(166),司隸校尉李膺誅殺交結宦官的方士張成,宦官教唆張成弟子牢脩上書,誣告李膺結交太學諸生,共為部黨,誹謗朝廷。桓帝下令捕李膺等黨人下獄,株連太僕杜密陳寔、范滂等二百餘人,太尉陳蕃免官。次年,黨人被赦歸田裡,禁錮終身。是為第一次黨錮事件。靈帝即位,外戚竇武與太傅陳蕃共同執政,起用李膺等黨人,密謀誅殺宦官。事敗,竇武、陳蕃被害,李膺等人復遭廢錮。建寧二年(169),宦官侯覽使人誣陷黨人張儉結黨圖危社稷。宦官曹節也乘機奏捕殺害李膺、杜密等百餘人。其後被宦官指為黨人,或因仇怨陷害和官吏濫捕而死、徙、廢、禁者又有六七百人。熹平元年(172)宦官又藉機逐捕黨人和太學生千餘人。五年,靈帝下詔州郡,凡黨人的門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的親屬都免官禁錮。是為第二次黨錮事件。直至中平元年(184)黃巾大起義爆發後,靈帝才下詔赦免黨人。

黨錮字典分解

黨錮的解釋 [autocratic rule;one-party dictatorship] 古代禁止某些政治上的朋黨參政的現象

黨的解釋 黨 (黨) dǎng 為了政治目的結合起來的團體:黨派。黨團。黨委。黨員。黨章。黨閥。黨風。黨紀。 意見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關係結成的團體:黨羽。朋黨。死黨。

錮的解釋 錮 (錮) gù 把金屬熔化以澆灌堵塞空隙:錮露(用熔化的金屬堵塞金屬物品的漏洞,如“錮錮鍋”。亦作“錮漏”)。 禁閉:禁錮。錮蔽。 古同“痼”,痼疾。 筆畫

也學習下:黨以平【歷史人物】

明河南鈞州人,字守衡,號潁東。正德九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屢裁抑太監諸常例,權閹怒而竟無可奈何。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撫順、永、薊等處,北邊稍安。嘉靖十八年致仕。萬曆初卒,年八十餘。

黨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