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員外將軍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晉初置殿中將軍,統宮殿宿衛兵。後又置殿中員外將軍,為殿中將軍定員二十人之過員者。十六國後趙主石遵以石都督,總內外兵權,乃撫循殿中將士,皆奏為殿中員外將軍,爵關內侯南朝隸左、右。梁定為流外七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為從五品中,二十三年改為從八品。北齊屬左、右衛府,員一百人,從八品。又,南朝梁東宮下設太子殿中員外將軍,位稍遜,而班品同。參見“殿中將軍”。

詞語分解

  • 將軍的解釋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將西洋棋中的;王;暴露在對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馬上保護起來如在其間放上另一棋子,則下一步便可能被對方吃掉 ∶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感到難辦他當眾將了我一

歷史知識推薦:武當縣

西漢置,取武當山為名。治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屬南陽郡。東漢光武帝封鄧棠為武當侯。永建元年國除復為縣。三國魏改屬南鄉郡。西晉太康後屬順陽郡。南朝宋為始平僑郡治。梁又為興州治。西魏、北周為武當郡治,又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殿中員外將軍歷史

相關歷史

殿中員外將軍_殿中員外將軍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