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知識>> 鄭和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

明代航海圖。即《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省稱。成圖時間不詳:一說約在十五世紀中葉;一說在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間。載於明末茅元儀《武備志》卷二百四十。原圖二十四頁,其中序一頁,地圖二十頁,《過洋牽星圖》二頁(四幅),空白一頁。原圖為手卷式,今已不存。序僅一百四十二字,當出自茅元儀手。全圖採用自右向左一字展開式。該圖所示總方位,從南京寶船廠到長江口,是上南下北,出了長江口,是上北下南,過了榜葛刺(今孟加拉)以後,是上東下西。繪示鄭和出使西洋各國的航程和經歷的地名方位,範圍遍及南海及印度洋沿岸,遠達伊朗荷姆茲和東非沿岸。記載地名達五百多,其中外國約占五分之三。詳細繪出航線,並註明針位和更數。自太倉(今江蘇太倉市)至忽魯謨斯(今荷姆茲)的針路,共五十六線,由忽魯謨斯回太倉的針路,共五十三線。從龍涎嶼(今蘇門答臘西北亞齊海上)至錫蘭山(今斯里蘭卡)開始套用牽星數據,錫蘭山以西海域遼闊,經常出現牽星數據,注在島嶼和沿岸或航線上,即利用天體星座方位與高度,導引海舶航行。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為研究十五世紀中西海上交通和天文導航技術的重要資料。繪圖方法受中國古代傳統山水畫形式地圖的影響,其道里和方位很不正確。近一個世紀來,中外學者都對此圖進行研究。1961年中華書局有向達整理本出版,附有地名注釋。

也學習下:鄭若庸【歷史人物】

明蘇州府崑山人,一說吳縣人,字中伯,一作仲伯,號虛舟山人。諸生。早歲以詩名吳下。後受趙王朱厚煜之聘,采掇古文,編成《類雋》。後移居山西清源,卒年八十餘。有《蛣蜣集》等,另有傳奇《玉玦記》等。

鄭和航海圖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