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五題台城

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代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

台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詩詞問答

問:金陵五題台城的作者是誰?答:劉禹錫
問:金陵五題台城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劉禹錫金陵五題台城書法欣賞

劉禹錫金陵五題台城書法作品欣賞
金陵五題台城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六朝時期的皇城一朝比一朝豪華,結綺樓臨春閣的建造最豪奢。
如今千門萬戶的樓閣長滿了野草,只因陳後主那曲《玉樹後庭花》。

注釋
台城:六朝時期的皇城,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雞鳴山北。
六代:指建都在金陵的吳、東晉、宋、齊、梁、陳這六個相繼的朝代。
結綺(qí):陳後主(叔寶)建造的一座窮極奢華的樓閣。
臨春:陳後主(叔寶)建造的一座窮極奢華的樓閣。
萬戶千門:指宏偉豪華的結綺、臨春兩座樓。
後庭花:陳後主所作的歌曲《玉樹後庭花》。《隋書·五行志》載:“禎明初,後主作新歌,辭甚哀怨,令後宮美人習而歌之。其辭曰:‘玉樹後庭花,花開不復久。’時人以為歌讖(chèn),此其不久兆也。”(公元587年,陳後主作個新歌,歌辭非常哀怨,他命令宮中的美女排練演出。那個歌辭說:“後院的玉樹開了花,剛開不久就凋落了。”當時人以為這是個預兆興亡的歌讖,這是他不久就要亡國的預兆。)

詩文賞析

一開始詩人就將一幅繁華競喧、富麗堂皇的景象展現在讀者面前。“台城六代競豪華”,是一種大筆鋪敘概括性的總體描述。作為首句,氣勢雄闊,用詞用句卻十分簡樸,沒有任何生僻的字眼,似乎是漫不經心的一筆,將整整一段歷史從縱貫和橫斷兩方面濃縮於這簡簡單單的七個字中,在開篇就使如此美輪美奐的六朝繁華氣象如臨眼前,宛如海市蜃景般的幻化出來。此情此景使讀者再也不能無視那種撲面而來的奢華景象,也無法再無視那段塵封了的歷史。

六朝的奢侈之風日益加深,到了南朝陳後主的時候,其奢侈程度達到了那個時代無以復加的地位。他營造了“結綺”“臨春”“望仙”三座極盡奢華之高樓。詩中以“結綺”“臨春”這兩座典型的建築物名稱來形容陳後主這位亡國之君的揮霍無度。在這些富麗堂皇、燃盡民脂民膏的輝煌建築群中,陳後主過的是怎樣一種窮奢極欲的生活,那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說首句是從總體上描述了整個六朝時代的豪華勝景,那么詩的第二句則是抓住了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和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將這種豪華推了出來,並且是推向頂峰。帶有舉例說明以使其抒寫的內容更進一層的意味。這樣不吝筆墨的極度描寫刻畫在引起讀者無數聯想的同時,更為詩人點出此詩的主旨做了充分的鋪墊。

第三句“千門萬戶成野草”,急轉直下,一個“成”字成為全詩思想情感的轉折點。承上啟下,將前度的繁華熱鬧推翻,卻引發了突如其來的繁華成空,萬事成空的無限感慨。從六朝故舊到詩人所面對的往昔遺址,幾百年的歷史更迭,風煙變幻,沉重的附在這樣一個“成”字上,滄桑與負重集千鈞於一發。詩人的悲愴傳達給了讀者,成為千萬人的悲愴。當日的“萬戶千門”早已不復存在。詩人是在遺址面前演發出了對往昔的憧憬和想像,他想像到這今日生滿野草的荒涼曠野也曾是六朝繁華的一部分。以實景引出虛事,以虛像來反襯實際景物的荒涼。誠如後世辛棄疾在《永遇樂》中所寫的“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弔古傷今之情,在虛實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中自然流露。同時,“千門萬戶成野草”的前四字,與“結綺臨春事最奢”緊緊地銜接在一起,後三字寫出了結綺、臨春兩座樓的變化。這句本身用“千門萬戶”和“野草”作比照,把陳朝的滅亡和台城的今昔寫得一清二楚。

最後一句,圖窮而匕首現,“一曲後庭花”交代了結綺、臨春之所以成了野草的原因,總結了陳朝亡國的教訓,抨擊了陳後主的荒淫,全詩的意義幾乎全部凝聚在這五個字之中,此詩的主旨在千呼萬喚中姍姍而出。然而劉禹錫的懷古詩是十分含蓄的,他並不直接指斥昏庸帝王的荒淫誤國,而是以一個典型的意象婉轉地表達悲憤之情。自從陳後主亡國之後,在文人的筆下,《後庭花》早已成為眾所周知的“亡國之音”。在劉禹錫之後也有一些以後庭花指代亡國的名句,如李商隱“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劉禹錫在這裡指出,六朝的覆滅,南陳的亡國,都只因為那曲靡靡之音——《玉樹後庭花》。這裡的後庭花已不再是一首曲子的名稱,而是帝王為一己之享樂,以致國破身亡的代名詞。這一句較之前句諷喻的意味更加濃厚。這是詩人對於風雨飄搖的大唐帝國的勸諫,其苦心歷歷可見。

這首詩的第一句是啟,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轉,第四句是合。全詩承轉分明而又環環緊扣,“亦不孤樂天之言。”此詩不空發議論,而是寓懷古論今於人事景物的滄桑巨變的描寫中。既有厚重的歷史感,也有詩歌應有的情韻。

標籤:懷古

詩詞推薦

  • 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

    張可久元代〕朝朝瓊樹後庭花,步步金蓮潘麗華,龍蟠虎踞山如畫。傷心詩句多,危城落日寒鴉。鳳不至空台上,燕飛來百姓家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懷八十二首·其三十二

    阮籍魏晉〕朝陽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齊景升牛山,涕泗紛交流。孔聖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桃花夫人廟

    杜牧唐代〕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墮樓人。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登二妃廟

    吳均南北朝〕朝雲亂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輕薄好,千里命艫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 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庾信南北朝〕蕭條亭障遠,悽慘風塵多。關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秋風別蘇武,寒水送荊軻。誰言氣蓋世,晨起帳中歌。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登岳陽樓

    陳與義宋代〕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
  • 於易水送人 / 於易水送別

    駱賓王唐代〕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三閭廟

    戴叔倫唐代〕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滿江紅 金陵烏衣園

    吳潛宋代〕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天一笑、滿園羅綺,滿城簫笛。花樹得晴紅欲染,遠山過雨青如滴。問江南、池館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金陵五題·並序

    劉禹錫唐代〕余少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嘗有遺恨。後為歷陽守,跂而望之。適有客以《金陵五題》相示,逌爾生思,欻然有
  • 滿江紅·拂拭殘碑

    文徵明明代〕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依飛何重,後來何酷。豈是功高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端、堪恨
  • 途中雜詠

    何福堃〔清代〕歲星周一紀,四過六盤山。路辟蠶叢險,人歌馬足孱。時危多戰壘,將猛守蕭關。追溯前朝事,今來喜客閒。
  • 詠懷古蹟五首·其四

    杜甫唐代〕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武侯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詠荊軻

    柳宗元唐代〕燕秦不兩立,太子已為虞。千金奉短計,匕首荊卿趨。窮年徇所欲,兵勢且見屠。微言激幽憤,怒目辭燕都。朔風
  • 詠懷古蹟五首

    杜甫唐代〕支離宮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雲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
  • 潭州

    李商隱唐代〕潭州官舍暮樓空,今古無端入望中。湘淚淺深滋竹色,楚歌重疊怨蘭叢。陶公戰艦空灘雨,賈傅承塵破廟風。目斷
  • 燕昭王

    陳子昂唐代〕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台。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明妃曲二首·其二

    王安石宋代〕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含 * 語獨無處,傳與琵琶心自知。黃金桿撥春風手,彈看飛鴻勸胡酒。漢宮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 酅公合祔輓歌

    顧況唐代〕草露前朝事,荊茅聖主封。空傳餘竹帛,永絕舊歌鐘。清鏡無雙影,窮泉有幾重。笳簫最悲處,風入九原松。
  • 蘇武廟

    溫庭筠唐代〕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
金陵五題台城原文_金陵五題台城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