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月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代

霜月原文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詩詞問答

問:霜月的作者是誰?答:李商隱
問:霜月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霜月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李商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商隱名句大全

李商隱霜月書法欣賞

李商隱霜月書法作品欣賞
霜月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剛開始聽到遠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鳴叫聲,蟬鳴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我登上百尺高樓,極目遠眺,水天連成一片。
霜神青女和月中嫦娥不怕寒冷,在寒月冷霜中爭艷斗俏,比一比冰清玉潔的美好姿容。

注釋
征雁: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懼遠行,故稱征雁。此處指南飛的雁。
無蟬:雁南飛時。已聽不見蟬鳴。
樓南:一作“樓台”。
水接天:水天一色,不是實寫水。是形容月、霜和夜空如水一樣明亮。
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訓》,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素娥:即嫦娥。
斗:比賽的意思。
嬋娟:美好,古代多用來形容女子,也指月亮。

詩文賞析

僅從文本看,詩寫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靜態描寫,而借神話傳說宛言月夜冷艷之美。首句以物候變化說明霜冷長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華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寫超凡神女,爭美競妍。詩以想像為主,意境清幽空靈,冷艷絕俗。頗可說明義山詩之唯美傾向。

文學作品,特別是詩歌,它的特點在於即景寓情,因象寄興。詩人不僅是寫生的妙手,而應該是隨物賦形的畫工。最通常的題材,在傑出的詩人的筆底,往往能夠創造出一種高超優美的意境。李商隱的這首《霜月》,就會有這樣的特點。

這首詩寫的是深秋季節,在一座臨水高樓上觀賞霜月交輝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過說,月白霜清,給人們帶來了寒涼的秋意而已。這樣的景色,會使人心曠神怡。然而這詩所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卻大大超過了人們在類似的實際環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詩的形象明朗單純,它的內涵是飽滿而豐富的。

秋天,草木搖落而變衰,眼裡看到的一切,都是萎約枯黃,黯然無色;可是清宵的月影霜痕,卻顯得分外光明皎潔。“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儘管“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可是冰肌玉骨的絕代佳人,愈是在宵寒露冷之中,愈是見出霧鬢風鬟之美。她們的綽約仙姿之所以不同於庸脂俗粉,正因為她們具有耐寒的特性,所以才經得起寒冷的考驗。

寫霜月,不從霜月本身著筆,而寫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詩里是作為霜和月的象徵的。這樣,詩人所描繪的就不僅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攝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這精神是詩人從霜月交輝的夜景里發掘出來的自然之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在混濁的現實環境裡追求美好、嚮往光明的深切願望;是他性格中高標絕俗、耿介不隨的一面的自然流露。當然不能肯定這耐寒的素娥、青女,就是詩人隱以自喻;或者說,它另有所實指。詩中寓情寄興,是不會如此狹隘的。王夫之說得好:“興在有意無意之間。”(《姜齋詩話》)倘若刻舟求劍,理解得過於窒實,反而會縮小它的意義,降低它的美學價值。

范元實云:“義山詩,世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他引了《籌筆驛》、《馬嵬》等篇來說明。(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五引《詩眼》)其實,不僅詠史詩以及敘志述懷之作是如此,在更多的即景寄興的小詩里,同樣可以見出李商隱的“高情遠意”。葉燮是看到了這點的,所以他特別指出李商隱的七言絕句,“寄託深而措辭婉”(《原詩》外編下)。於此詩,也可見其一斑。

這首詩在藝術手法上有一點值得注意:詩人的筆觸完全在空際點染盤旋,詩境如海市蜃樓,彈指即逝;詩的形象是幻想和現實交織在一起而構成的完美的整體。秋深了,樹枝上已聽不到聒耳的蟬鳴,遼闊的長空里,時時傳來雁陣驚寒之聲。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樓獨倚,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初聞征雁已無蟬”二句,是實寫環境背景。這環境是美妙想像的搖籃,它會喚起人們脫俗離塵的意念。正是在這個搖籃里,詩人的靈府飛進月地雲階的神話世界中去了。後兩句想像中的意境,是從前兩句生髮出來的。

標籤:秋天月亮抒情中秋節

詩詞推薦

  • 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毛滂宋代〕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沈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
  • 鵲橋仙·待月

    完顏亮元代〕停杯不舉,停歌不發,等候銀蟾出海。不知何處片雲來,做許大、通天障礙。虬髯捻斷,星眸睜裂,唯恨劍鋒不快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岑參唐代〕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梁州。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

    蘇軾宋代〕野水參差落漲痕,疏林欹倒出霜根。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人間斤斧日創夷,誰見龍蛇百尺姿。不是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古風其三十九

    李白唐代〕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風飄大荒寒。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白日掩徂輝,浮雲無定端。梧桐
  • 江上

    王士禎清代〕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

    李清照宋代〕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挼殘蕊,更捻餘香,更
  •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

    蘇軾宋代〕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
  • 吉祥寺賞牡丹

    蘇軾宋代〕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秋(一作漢)江曉望

    皮日休唐代〕萬頃湖天碧,一星飛鷺白。此時放懷望,不厭為浮客。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晚晴

    李商隱唐代〕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乾後,歸飛體更輕。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木蘭花令(次馬中玉韻)

    蘇軾宋代〕知君仙骨無寒暑。千載相逢猶旦暮。故將別語惱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落花已逐迴風去。花本無心鶯自訴。明朝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解語花·上元

    周邦彥宋代〕風消絳蠟,露浥紅蓮,燈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新年

    無可唐代〕燃燈朝復夕,漸作長年身。紫閣未歸日,青門又見春。掩關寒過盡,開定草生新。自有林中趣,誰驚歲去頻。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行香子·秋與

    蘇軾宋代〕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迴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來庭下,光陰如
  • 梁甫吟

    李白唐代〕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寧羞白髮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廣張三
  • 柳枝

    朱敦儒宋代〕江南岸,江北岸。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酒一杯,淚雙垂。君到長安百事違。幾時歸。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南鄉子·煙暖雨初收

    納蘭性德清代〕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別自有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唐代〕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
霜月原文_霜月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