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20年>> 1月17日

中國教育家,毛澤東老師楊昌濟逝世

1920年1月17日

1920年1月17日中國教育家,毛澤東老師楊昌濟逝世_歷史上的今天

中國教育家,毛澤東老師楊昌濟

倫理學家,教育家。湖南省長沙縣清泰都隱儲山下的板倉沖,名懷中,字華生,1871年4月21日出生。楊昌濟兩次鄉試不中,後在家設館授徒,常與密友楊守仁討論國事,認為“非改革不足以圖存”。1898年就讀於嶽麓書院,不顧山長阻撓,毅然加入進步團體南學會,努力宣傳新學、新政,贊同譚嗣同的“以民為主”的政治思想。戊戌政變失敗後,避居家鄉,研究經世之學。無論是研究學問還是做人,都具有堅忍精神,他說:“吾無過人者,惟于堅忍二字頗為著力,常欲以久制勝。”他的這種精神,學子們稱為“達化齋法門”而競相仿效。光緒二十九年(1903)東渡日本留學,主攻教育學。宣統元年(1909)留學英國,專攻哲學、倫理學。1913年後任教湖南省立高等師範學校、第四師範、第一師範、商專、一中等校。支持新文化運動,宣傳《新青年》的主張。

 

1918年6月,應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學倫理學教授。他為赴法勤工儉學學生籌措經費,推薦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工作,促成了愛女楊開慧與毛澤東的婚戀關係。五四運動時,發表《告學生》一文,表達對青年的熱切期望,並參與發起北大哲學研究會,著文號召青年敢說敢做。楊昌濟關心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陳昌等一批進步青年,鼓勵他們“欲栽大木拄長天”。支持成立新民學會,籌備創立湖南大學。

 

1920年1月17日,楊昌濟病逝於北京德國醫院。歸葬長沙縣板倉。因世居板倉,所以楊昌濟後來被人稱之為“板倉先生”、“板倉楊”。

 

著作有《達化齋日記》及《楊昌濟文集》、《勸學篇》等文,譯有《西洋倫理學史》等書。曾在《新青年》、《東方雜誌》發表論文,介紹西方哲學、倫理學、教育學思想,並聯繫國內實際,提倡民主與科學,宣傳新道德。

 

毛澤東對楊昌濟評價極高,稱他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對自己的倫理學有強烈信仰,努力鼓勵學生立志做有益於社會的正大光明的人。他一生以發展教育為己任,“強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長天”。他最鍾愛的兩個學生:蔡和森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理論家,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澤東名聞天下,是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人物。他們實現了導師的“欲栽大木拄長天”的宏願。

1月17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