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19年>> 7月16日

楊嘉墀 (1919—2006),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

1919年7月16日

1919年7月16日楊嘉墀 (1919—2006),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_歷史上的今天
楊嘉墀

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我國自動化學科、中國自動化學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的創建人之一,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98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江蘇省吳江縣人,1919年7月16日生於江蘇省吳江縣。194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30年隨其父母遷居上海。1947年赴美國留學,於哈佛大學套用物理系深造並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50年至1955年期間,先後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員和美國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級工程師。1956年回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副所長,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68年後,任國防科委五院502所副所長、七機部五院副院長兼502所所長,航天部總工程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 60年代參與制訂中國工業自動化儀表、中國自動化科學技術等發展規劃和中國人造衛星發展十年規劃。1984年被評為航天部勞動模範。1986年3月,他與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一起提出了對我國高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建議,在鄧小平的親自批示和積極支持下,國務院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我國高技術發展的“863計畫”,為我國高技術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80年代,是《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綱要》的倡導者之一,為我國高技 術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000年,王大珩、楊嘉墀等院士聯名提出發展我國汽車電子信息產業,搶占未來世界汽車計算平台制高點的建議。楊嘉墀從1961年中國自動化學會成立起,歷任第一屆、第二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第三屆、第四屆副理事長,第五屆、第六屆(1993—1997)理事長。
  楊嘉墀長期致力於我國科學技術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參與中國空間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是中國科學院早期開展航天技術研究的專家之一。領導和參加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姿態測量系統的研製。是空間技術分系統的設計師,在我國返回式衛星姿態控制系統方案論證和技術設計中,提出一系列先進可行的設計思想。領導研製的返回式衛星姿態系統及數據分析指標達到當時國際先進水平。指導研製為核子彈爆炸試驗所需的檢測技術及設備等重大科研項目。
  楊嘉墀參與組建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該學會於1979年3月成立。他連續當選為該學會第一至第四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為了溝通國際科技交流的渠道,1980年他率代表團去美國,與美國儀表學會建立了合作關係,其後又與日本測量與控制學會及英國的測量與控制學會等一起在1983年、1985年、1987年、1991年和1992年相繼在中國召開了多國儀器儀表學術會議暨展覽會。在這些會議中楊嘉墀擔任學術委員會的領導工作,為推動我國儀器儀表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楊嘉墀1984年獲航天部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0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為有突出貢獻的老專家,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陳嘉庚信息科學獎。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同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3年10月22日,楊嘉墀會見中國航天員。楊嘉墀因病醫治無效,於2006年6月11日12時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楊嘉墀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06年6月17日上午9點30分在北京八寶山第一告別廳舉行。
  求學時期
  1919年7月,楊嘉墀出生在江南五大桑蠶鎮之一的江蘇吳江縣震澤鎮。楊氏家族是當地著名的絲業世家,楊嘉墀的祖父楊曉帆思想開放,對子女、孫兒,不要求讀四書五經、上私塾,而是讓他們學英文、進學堂。和一般老派家長不同,楊嘉墀的祖父不給子孫後代留下土地資財,而是要給他們留下知識和文化。當時繅絲業還很原始,完全是手工操作.楊嘉墀幼年就是在這樣一個生產和經營環境中成長的。1930年左右我國絲業日趨衰落。楊嘉墀的國小時代就是在祖父興辦的“絲業公學”里度過的。
  1937年楊嘉墀考進上海交通大學,這一年,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了侵華戰爭,昔日繁華的大上海變成了淪陷的“孤島”。楊嘉墀的四年大學生活,竟然是在外國租界裡度過的,這段慘痛的經歷更加堅定了他科技救國的志向。1941年,楊嘉墀大學畢業後來到西南聯大擔任助教,後來被推薦到中央電工器材廠研製載波電話,在那裡,他花了兩年多時間,做出了中國第一套單路載波電話樣機。由於工作成績突出,中央電工器材廠推薦他參加留美實習生考試,他一考即中,於1947年進入美國哈佛文理學院學習。
  1949年,楊嘉墀以《傅立葉變換器及其套用》的博士論文,通過答辯,被授予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已宣告成立,歸心似箭的楊嘉墀申請回國,卻受到了美方的無理阻撓。無奈之下,楊嘉墀應聘到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物理系工作。在美期間,楊嘉墀成功研製了一台自動記錄光譜儀,被專家定為“楊氏儀器”,從而結束了光譜儀手動的歷史。並獲得了美國專利。1950年至1956年他先後被聘任賓夕法尼亞大學副研究員和洛克菲勒研究所(現為洛克菲勒大學)的高級工程師。在這四年中他參與研製了高速模擬電子計算機,主持研製了快速記錄吸收光譜儀和高阻自穩零直流放大器,將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醫學研究相結合,創造了醫學電子學這門學科。1955年,美國過程儀器公司與楊嘉墀簽訂了生產契約,每生產一台儀器,給楊嘉墀100美元發明金。
回國建設時期
  1956年,中國留美學生終於爭取到回國的正當權利,楊嘉墀攜妻女回到了祖國。當時,由楊嘉墀發明的光譜儀仍在生產,他把這筆發明金委託給哈佛老同學、日後聞名全球的電腦大亨王安保管。王安很負責地保存了這筆錢,停產時已累計到2000美金。20年後的1975年,楊嘉墀率團赴美參加國際自動控制聯合大會,見到了闊別已久的王安,王安舊事重提,希望把當年的發明金歸還楊嘉墀。當時“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為了避嫌,王安將自己發明的“王安電腦”代替美金送給了楊嘉墀。雖然那台計算機只有4K比特的存儲器,但它卻是用BASIC語言編程的美國第一代台式計算機。
  1956年,我國制定了十二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把電子學、自動化、計算技術和半導體等學科列為重點發展項目。楊嘉墀從美國回國後就積極投入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的籌建工作中。1958年初,他參加了國內工業自動化和儀器儀表的調查研究,提出了開展自動化技術首先要抓儀器儀表(當時按蘇聯的叫法為自動化技術工具)和人才培養。當時我國工業部門採用的自動化儀表品種多質量差。楊嘉墀和儀表生產部門及使用部門的專家一起,建議我國發展標準化、系列化和單元組合化儀表。這個建議被採納後,工業部門研製和批量生產了DDZ系列儀表,在60年代被石油、化工、冶金和電力部門廣泛採用。在人材培訓方面,他一方面在研究所內開設討論班,另一方面於1957—1958年為設立在清華大學的自動化進修班開設課程。1958年中國科學院創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嘉墀曾為該校自動化系的建設、授課和學生的畢業設計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當年在中國科技大學講授的專業課程“自動檢測”已於1978年由張是勉和楊樹智整理成書出版。
  1957年,楊嘉墀參與中國自動化學會的籌建工作,並在同年9月與清華大學教授鍾士模一起參加了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I-FAC)的成立大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成為該國際組織十八個發起的國家成員之一。楊嘉墀曾擔任過該組織的元件專業委員會委員和空間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席。他積極參與IFAC組織的國際學術活動,利用出國參加學術會議的機會,組織代表團參觀訪問一些國家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和工廠,廣交朋友並為我國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自1985年以來,楊嘉墀多次為中國自動化學會組織在中國舉行IFAC學術會議,為我國廣大中青年科技人員提供了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自動化學會成立三十多年來,他積極組織和參與國內學術交流活動。1963年《自動化學報》創刊,楊嘉墀擔任副主編,認真執行編委會制訂的編輯方針,該刊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停止出版。1979年復刊後,楊嘉墀擔任主編直至1990年。在他的推動下,中國《自動化學報》從1989年起編輯出版了英文版,由Allerton出版公司在美國出版發行。
  1958年10月,楊嘉墀參加了以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所所長趙九章為團長的“中國科學院高空大氣物理代表團”,赴蘇聯考察空間科學技術。12月回國後,他和其他團員根據當時我國國情向中國科學院提出從研製探空火箭起步發展我國空間技術的建議。這一建議得到了採納,使我國60年代初期的探空火箭發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為了配合國防建設,從1959年開始,楊嘉墀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組織力量開展了自動化檢測的研究工作。用於火箭發動機和風洞試驗的測量設備與工業控制儀表不同,它們大都要求在苛刻的環境條件下工作並且要求有較高的動態性能。楊嘉墀重視儀器的動態分析、標定設備和測試系統的綜合研究。在他的領導下研製成功用於發動機試車的高溫壓力計、渦輪流量計、晶體加速度計和火焰溫度計等儀表。
  1960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向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提出研製熱應力加熱載入測試系統的任務(即“151任務”)。所里指定楊嘉墀負責總體設計,組建了一個總體室,和其它研究室協同工作。參加總體工作的還有使用部門的科技人員。該系統包括三個分系統,即加熱分系統、載入分系統和測量及數據處理分系統。經過充分論證,他提出了程控前饋加熱方案、程控液壓載入方案和以半導體電晶體模數轉換器為基礎的數據處理系統。在當時國內條件下,開展這項工作要克服很多元部件方面的困難。系統中採用的熱流計、高溫應變片、石英燈管、液壓伺服閥和程控計算機等部件都是通過所內外有關單位協作研製成的。整個系統的試驗樣機於1963年通過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組織的鑑定,圓滿地完成了研製任務。
  1962年楊嘉墀參與我國十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提出了以控制計算機為中心的工業自動化試點項目,參與制定了蘭州煉油廠、蘭州化工廠和上海南市發電廠等單位的自動化方案工作。這項工作推動了我國電子計算機在過程控制中的套用,使我國工業過程控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963年初,國防科委向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下達研製核爆炸試驗用測試儀器的任務(即“21號任務”),內容包括火球溫度測量儀、衝擊波壓力測量儀和現場地面振動測量儀等,楊嘉墀負責技術抓總工作。他提出了採用反饋式光電倍增管線路的大量程溫度計方案和採用變磁阻式壓力感測器的方案。他和參加這項工作的科技人員一起加班加點,1964年3月完成了研製工作,為1964年10月我國第一次核子彈試驗以及後來1965年和1966年的兩次核子彈試驗的順利進行作出了重要貢獻。這項成果於198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項目“核子彈和氫彈的突破及其武器化”的一個分項“核爆檢測技術和設備”。
  1965年楊嘉墀參與了中國科學院“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的規劃方案”的論證工作,多次組織院內外單位進行技術論證。他還參與了最後檔案的起草工作。在中央專門委員會原則批准後,楊嘉墀作為總體組的成員參與了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總體方案論證,並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領導下組建了一個姿態測量和控制研究室和一個地面測控用數據處理設備研究室。
文革時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楊嘉墀被停止了一切行政職務,但他不屈不撓,在可能的條件下堅持工作。文化大革命”中的楊嘉墀,白天要寫檢討,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能悄悄地到實驗室工作。
  1968年,被下放到單位食堂勞動的楊嘉墀曾經臨時參加了一項特殊的工作:為在爆炸事故中受重傷的北京禮花廠女職工王世芬製造假肢。楊嘉墀研製的利用人體神經信號控制的假肢,技術含量很高,不僅方便了王世芬,還遠銷到海外市場。王世芬說:當年有人告訴我,給我研製假肢的有一位是搞國防建設的科學家,三十多年來,這隻假手為我做了不少的事情,為此我很感謝他,祝他老人家健康長壽。
  在我國返回式衛星姿態控制系統方案論證和技術設計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先進可行的設計思想。他堅持上天前充分進行地面仿真試驗的必要性,他不分白晝黑夜參加各種大型試驗,使該系統在1975年順利完成了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飛行試驗,為我國空間技術作出了重大貢獻。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他多次出國參加學術會議,並組織在中國舉辦國際學術會議。他積極邀請國際著名學者來華講學,為在自動化和航天技術領域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1968年,被下放到單位食堂勞動的楊嘉墀曾經臨時參加了一項特殊的工作:為在爆炸事故中受重傷的北京禮花廠女職工王世芬製造假肢。楊嘉墀研製的利用人體神經信號控制的假肢,技術含量很高,不僅方便了王世芬,還遠銷到海外市場。王世芬說:當年有人告訴我,給我研製假肢的有一位是搞國防建設的科學家,三十多年來,這隻假手為我做了不少的事情,為此我很感謝他,祝他老人家健康長壽。
  1975年11月26日,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太空遊子”由“長征二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當時世界上只有美國、蘇聯掌握衛星收回技術。楊嘉墀主持研製的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將決定這顆衛星能否成功返回。當衛星運行到第七圈時,突然出現了問題:因為氣壓下降過快,衛星會因氮氣耗盡而提前返回。當時被譽為“新中國火箭之父”的錢學森緊急召集楊嘉墀等近十名專家分析現狀,研究對策,多數專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太空遊子”運行三天后返回是不可能的,大家主張早些收回衛星,但是,如果招回僅運行了一天的衛星,那么落點將會改變到人口密集的河南西部,這又勢必帶來嚴重的損失。當時中央下達的硬指標是,不管飛行幾天,衛星順利發出去,又順利收回來就算成功。平素沉默寡言的楊嘉墀語出驚人,經他測算,衛星運行三天后收回沒有什麼問題。一向決策有度的錢學森依據楊嘉墀的判斷果斷拍板:向中央報告,衛星按原計畫三天后返回。
  1975年11月29日,“太空遊子”成功回收,使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世界各宇航國驚呼:中國空間技術已獲得重大突破!這也為我國今後載人飛船和太空工作站的研製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1975年至1987年,我國成功地發射了10顆返回式衛星,衛星上使用的都是楊嘉墀主持研製的三軸穩定姿態控制系統。上世紀70年代,全世界的同行都為中國科學家所取得的成就而驚嘆。
晚年貢獻時期
  1979年在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第八屆空間控制討論會上,楊嘉墀等人發表了題為《中國近地軌道衛星三軸穩定姿態控制系統》的論文,得到國際同行的好評。
  時間進入到上世紀80年代,紛紜複雜的國際社會充滿了競爭。從1980年起,楊嘉墀重新開始招收研究生,並開始招收以航天控制為背景的“自動控制理論與套用”專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他為研究生所選的課題大多是結合實際的理論研究,近十年來,他共培養了5名博士和6名碩士,為培養我國自動控制高級科研人才作出了貢獻。1983年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畫;與此相呼應,同年,歐洲也提出了歐洲“尤里卡”計畫。這兩項計畫都旨在把握和控制世界經濟技術發展的未來。隨即,世界各國也都紛紛制定科技發展計畫。1983年他負責中意利用“天狼星”衛星進行通信試驗這個合作項目的執行,在一年半的時間裡獲得了大量的科學實驗數據,為開拓通信衛星的套用作了示範。1983年他當選為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至1987年連任兩屆。在這段時間裡,他每年為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在航天技術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傾注了大量精力。
  1985年他兩次出國考察,美國的戰略防禦計畫和歐洲的“尤里卡”計畫使他深受震動。在著名科學家王大珩的倡議下,楊嘉墀與王大珩、王淦昌和陳芳允等四人一起在1986年初聯名致信黨中央,呼籲我國經濟建設不僅要著眼近期效益,而且要為我國在本世紀末下世紀初的四化建設打好基礎。提出了要抓住當前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時機,瞄準高技術的發展前沿、積極跟蹤高技術的重要思想。這封信受到黨中央的高度重視,1986年3月鄧小平同志作了重要批示,鄧小平在建議書上批示:此事宜速作出決斷。並且給予了具體指示:軍民結合,以民為主。隨後國務院主持制訂了我國高技術研究發展綱要即“863計畫”。這一綱要描繪了我國七個高技術領域在本世紀內的發展蘭圖。楊嘉墀一直在為這個計畫中幾個領域的執行獻計獻策。近幾年來,他還努力探索我國高技術產業化的道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1995年,王大珩、楊嘉墀、盧嘉錫等20位院士聯名上書國務院,針對當時我國儀器儀表工業發展滯後的嚴峻形勢,提出了《關於振興我國儀器儀表工業的建議》,中央領導高度重視,朱鎔基副總理批示後,國家計委撥出專門經費一億元予以支持。
  2000年4月,王大珩等11位院士提出《我國儀器儀表工業急需統一規劃和歸口管理的建議》,被直接送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的辦公桌上。隨後,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科技部委託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對全國儀器儀表行業進行調研。調研組首選7個省市,歷時3個月,寫出專項調研報告和發展政策建議。
  2002年4月,王大珩、楊嘉墀和金國藩院士上書,《建議國家計委將‘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列專項支持發展》。建議書寫道,不僅我國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同已開發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而且近年來國家計委支持儀器儀表發展在重大項目的安排和投入上對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力度也不夠,今年國債項目未能列專項支持,立項數量太少。這同國際發展的潮流、我國市場的需求、以及必須儘快扭轉我國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被動落後的局面是很不適應的。建議“國家計委對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儘快列專項加大投資力度支持發展”。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對此作出批示,原國家計委再次予以立項。
  我國政府一貫重視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並在制訂相關規劃中予以採納。在《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儀器儀表被列入重點領域的優先主題。
人物年表
  1919年7月16日 生於江蘇省吳江縣。
  1932—1937年 江蘇省立上海中學學習。
  1937—1941年 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習,獲工學士學位。
  1941—1942年 昆明西南聯合大學電機工程系助教。
  1942—1946年 昆明中央電工器材廠工務員、助理工程師。
  1947—1949年 美國哈佛大學工程科學和套用物理系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
  1950—1954年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物理系副研究員。
  1954—1956年 美國紐約洛克菲勒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1956—1958年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兼室主任、副所長。
  1958—1966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教授。
  1968—1981年 第七機械工業部第五○二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
  1980年— 航天工業部(後改為航空航天工業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長、科技委副主任、顧問。
  1981年— 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2年— 航天工業部總工程師、科技委顧問。
  1959年— 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理事長。
  1979年—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
  1979年— 中國宇航學會理事。
  1983—1987年 國際宇航聯合會副主席。
  1985年—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1984—1990年 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空間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席。
  1964—1982年 第三屆、第四屆和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1年— 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
主要論著
  1 C.C.Yang.A Fourier Transform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Network Problems,phD Thesis,Harvard University,1949。
  2 C.C.Yang.A Fast Recording Absorptim Spectrophotometer,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1954。3C.C.Yang.AnAnalog Computer for Studying BiologicalProblems,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55,60(6):877。
  4 楊嘉墀,張國富,孫承啟.中國近地軌道衛星三軸穩定姿態控制系統,自動化學報,1980,6:157。
  5 楊嘉墀,張國富,孫承啟等.返回型對地定向觀測衛星姿態控制系統及飛行試驗結果,宇航學報,1981,2:1。
  6 楊嘉墀.儀器儀表和系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成立大會論文選集,1979年。
  7 陳芳允,楊嘉墀.我國航天技術發展與技術科學.中國科學院院刊,1986,1:289。
  8 Yang Jia—Chi。Application of Systems Science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 in China,Supplement to theProc.of IFAC 1986 Workshop on Modelling,Decisions andGames with Application to Social Phenomena,Beijing,1986
  9 Yang Jia—Chi,MinGui-Rong.Review of Chinese SpaceProgram,Proc.of Pacific Basin Symposium on AdVances in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987.
  10 Hu Jia-Wei,Liang Si-Li,Yang Jia-Chi.CAMAC inChina,Proc.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Interface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Science and Process Control,Beijing,1989.
  11 Yang Jia-Chi.China′s Activit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Space Year,Advances in the Astronautical Sciences,Vol.73,American Astronautical Society,1990.
  12 楊嘉墀,徐芳文,葉培健.中國空間技術的二次開發與套用,世界飛彈與航天,1990:3。
  13 Yang Jiachi.Benefits from Space Activities,Proceedings ofInternationa1 Space Conference of Pacific—Basin Societies(ISCOPS),Kyoto,Japan,1991.
  14 J.Yang,G.Zhou,Z.Lu.A ReView of Chinese SpacecraftControl,IFAC12thSymposium on Automatic Control inAerospace,Germany,1992.
  15 楊嘉墀(副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自動控制與系統工程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上海,1991年。
  16 太空飛行器軌道動力學與控制,1995年12月

7月16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