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騙局:沙僧為何要戴九顆骷髏項鍊?

在電視劇《西遊記》中,沙僧胸戴佛念珠,手握月牙鏟,性格憨厚,忠心耿耿,既不像孫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花痴不改,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從不左顧右盼,謹守佛門戒律。其實,在吳承恩的小說中,沙僧脖頸上起初戴的並不是佛念珠,而是用九顆人頭骷髏穿起來的項鍊。那么,原著為什麼將沙僧塑造成帶骷髏項鍊的形象呢?

《西遊記》騙局:沙僧為何戴九顆骷髏項鍊?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記載了沙僧的“履歷”:他法名悟淨,人稱沙和尚,原是天宮玉帝的捲簾大將,因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降妖杖,武藝高強,不畏強敵,懂得地煞十八般變化。經南海觀世音菩薩點化,拜唐僧為師,與孫悟空、豬八戒一起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因他最後拜唐僧為師,只好負責挑擔。他身上有兩件寶,一件是菩薩葫蘆,一件是九個骷髏組成的項圈。後來,他用九個骷髏作為九宮,把菩薩葫蘆安放在其中,成為法船,穩似輕舟,順利地幫助師徒四人渡河西去。沙和尚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取經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有專家認為,沙和尚脖子下掛著的骷髏,是他生吃活人的見證,也是他炫耀戰功的方式。《西遊記》第八回,沙和尚被觀音菩薩降伏,情願皈依正果,主動講道:“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玩耍。”如此說來,將骷髏頭掛在項上成了沙僧炫耀戰功的資本。

沙僧用骷髏炫耀戰功並不是作者的杜撰,而是有著現實的歷史依據。從原始社會開始,由於各個地域中人們宗教信仰的差異,導致了對屍體的處理方法的差別。在對死者頭顱的處置問題上,也是和信仰觀念有觀。人類社會中部落、民族間的戰鬥中出現的獲取首級的行為,是因為在古人的觀念中,人的靈魂藏在頭顱之中,將敵人頭顱割下對敵人的靈魂進行危害。

《西遊記》騙局:沙僧為何戴九顆骷髏項鍊?

實際上,吳承恩關於沙僧所戴骷髏項鍊描寫,不僅僅是為了描述沙僧的戰功,還有著很深的佛教淵源。在佛教密宗中,金剛、明王、護法神等神佛造像大都有骷髏裝飾品,有的戴骷髏冠,有的身戴骷髏瓔珞(項鍊)。例如,怖畏金剛身佩50顆鮮人頭,遍體掛人骨珠串。據說神靈們佩帶可怖的骷髏震懾邪惡勢力,同時象徵那些已經被他們征服了的惡魔,就如同現今社會需要法制甚至軍隊來震懾邪惡一樣。

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元雜劇《西遊記》中的說法,沙僧的原型深沙脖子上那串骷髏是三藏法師的前身,據說唐僧曾兩度被深沙神吃掉。由於沙和尚項上的骷髏是唐僧的前身,而唐僧是佛祖如來弟子金蟬子轉世、十世修行的羅漢,吃他一塊肉便可長生不老。他的骷髏更是威力無比了,於是,《西遊記》第二十二回記載,沙僧皈依之後,遵照菩薩的指令,取下脖子上掛的九個骷髏,用繩子一穿,又把觀音菩薩的紅葫蘆拴在當中,放在河裡,骷髏和紅葫蘆立刻變成一隻小船,將唐僧等人載過。到了岸上,木叉行者收起了紅葫蘆,那些骷髏立刻化成九股陰風,一會兒就不見了。流沙河是鵝毛都俘不起來的弱水,但將唐僧前身的頭骨擺成九宮形狀,再加上菩薩的寶葫蘆居中,就可以順利渡過弱水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