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傅揮金

疏傅揮金怎么寫好看

疏傅揮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疏傅:西漢宣帝太子太傅疏廣。疏廣功成身退,辭官歸隱,皇帝賜金20斤,太子贈黃金50斤。疏廣返回故鄉後,不惜錢財,每天宴請親朋故舊。疏廣還催促家人變賣家產來擺設酒宴。過了一年,疏廣的子對一位長輩說:“來盼望父親回家添置家產,可現在都吃喝花光了。您應勸老人家購田造屋。”這位長輩就向疏廣講明此意。疏廣說:“我並不是個糊塗人,怎能不為子孫著想呢?家中舊有田產屋舍,只要子孫勤勞,足以使他們溫飽,和普通人一樣生活。如現在置田造屋,只會使他們怠惰享受。有才德的人財產多,就會消磨鬥志;愚笨的人財產多,只能助長他們招災惹禍。財產過多,會受忌妒,招忿怨。我沒有什麼來教化子孫的,也不想助長他們的災禍並招來怨忿。再說這些黃金是皇上賜給我養老用的,我高興用它來與同鄉同族的人分享,來度過我的餘生。”同族的人聽後心悅誠服。後以“揮金”或“散金”為典,詠為後代作長遠計或安度晚年。

【出典】:

漢書》卷71《疏廣傳》3040頁:“滿三月賜告,(疏)廣遂稱篤,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篤老,皆許之,加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五十斤。”“廣既歸鄉里,日令家共具設酒食,請族人故舊賓客,與相娛樂。數問其家金余尚有幾許,趣(通“促”)賣以共具。居歲余,廣子孫竊謂其昆弟老人廣所愛信者曰:‘子孫幾(冀)及君時頗立產業基址,今日飲食費且盡。宜從丈人所,勸說君買田宅。’老人即以閒暇時為廣言此計,廣曰:‘吾豈老悖不念子孫哉?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同“供”)衣食,與凡人齊。今復增益之以為贏餘,但教子孫怠惰耳!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又此金者,聖主所以惠養老臣也,故樂與鄉黨宗族共饗其賜,以盡吾余日,不亦可乎!’於是族人說(通“悅”)服。”

【例句】:

唐·說《和僕射還鄉》:“故老空懸劍,鄰交日散金。” 唐·希寂《同家兄題渭南王公別業》:“川涘將釣玉,鄉亭期散金。” 唐·王維《魏郡太守上黨苗公德政碑》:“蘇公佩印,始歸鄉里盡歡;疏傅散金,不與子孫為計。” 唐·李白《君子有所思行》:“不散東海金,何爭西輝匿。” 唐·杜甫《秋日寄題監湖上亭三首》之3:“揮金應物理,拖玉豈吾身。” 唐·權德輿《安語》:“揮金得謝歸里閭,象床角枕支體舒。” 唐·白居易《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之一:“振錫導師憑眾力,揮金退傅施家財。” 唐·禹錫《酬楊侍郎憑見寄》:“疏傅揮金忽相憶,遠擎長句與招魂。” 宋·王安石《賀致政趙少保啟》:“殿庭鳴玉,尚仍前日之班;里舍揮金,甫道高年之樂。” 宋·向子諲《減字木蘭花》:“當年疏傅,借問賜金那用許?” 宋·辛棄疾《水龍吟·盤園任帥子嚴持冠得清》:“問黃金余幾,旁人慾說田園計,君推去。” 金·周昂《曉望》:“柴荊生事窄,寧憶二疏金。” 元·袁桷《白雲平章致仕》:“侍臣傳醴真殊遇,退傅揮金得自由。” 清·毛奇齡《馮相公師歸》:“太傅金為留客計,右丞詩重想夫憐。”

詞語分解

  • 疏傅的解釋 西漢 疏廣 、 疏受 叔侄分別為 宣帝 太子太傅、少傅,於榮顯中同時稱病引退。後遂以“疏傅”為急流勇退的典型。 唐 白居易 《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 疏傅 心情老, 吳公 政化新。”
  • 揮金的解釋 散發或揮霍錢財。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十九:“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唐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湖上亭》詩之三:“揮金應物理,拖玉豈吾身。” 明 顧起綸 《國雅品·閨品》:“今紈綺子,嘑盧揮

歷史典故推薦:走馬上任

謂官吏就職。《喻世明言》卷二○:“今我蒙聖恩,除做南雄巡檢之職,就要走馬上任。”《野叟曝言》八七回:“次日一早,金相朝謁,東宮傳旨,升授都察院右簽都御史……欲發令旨,令其走馬上任。”亦作“走馬之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疏傅揮金歷史

相關歷史

疏傅揮金_疏傅揮金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