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馬陵書樹

馬陵書樹

指齊軍師孫臏用減灶之計誘龐涓帶魏軍深追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而在樹上書寫“龐涓死於此樹之下”,龐涓兵敗自殺。後以此典比喻深算妙計,克敵制勝。公元前342年,魏國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起兵攻魏。孫臏對田忌說:“那魏國士兵向來強悍勇猛,瞧不起齊國人,齊國士兵被稱為膽小怕事。善於用兵之人就要利用這樣形勢,使它朝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兵書上說:用急行軍追趕一百里去爭利,前鋒主將就有遭受挫折之危險;用急行軍追趕五十里去爭利,部隊只有一半能夠趕到。命令齊軍進入魏境後築十萬人煮飯用的灶,第二天築五萬人煮飯用的灶,第三天築三萬人煮飯用的灶。”龐涓行軍三天,非常高興,說:“我本來知道齊國軍隊膽小,進入我國國境才三天,逃跑之士兵已經超過半數了。”就丟下他的步兵,只和他的輕裝精銳部隊,把兩天的路程並做一天走,拚命追趕齊軍。孫臏估計龐涓之行程,晚上當到馬陵。馬陵道路狹窄,兩旁多是險要地帶,可以埋伏軍隊。就削去一棵大樹外皮,使它露出白木,在上面寫著:“龐涓死在這棵樹下!”又派齊軍中射箭能手一萬人,埋伏在山路兩旁,約定說:“夜裡看見火光亮起,就一起放箭。”龐涓果然夜裡來到那棵削了皮的大樹下面,看見白木上寫著字,就叫人取火來照這樹上的字。還沒有讀完白木上所寫的字,齊國伏兵就萬箭齊發。魏軍大亂,彼此失去聯繫。龐涓知道自己一點辦法也沒有了,失敗已成定局。就割頸脖子,說:“今番倒成就了這小子的聲名!”齊軍因此乘勝進軍,徹底打垮魏軍,俘虜魏國太子申回國。孫臏因為這次勝利而名揚天下,世上流傳他的兵法著作。後以此典形容戰策高妙,智謀周全,克敵制勝。此典又作“削樹”、“收龐”。

【出典】:

《史記》卷65《孫子吳起列傳》2164、2165頁:“孫子謂田忌曰:‘彼三晉(春秋末年,三家分晉,成為戰國時韓、趙、魏三國,史稱三晉。這裡指魏國)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qiè切,膽小)。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jué決,挫折)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孫子度(duó奪,估計)其行,暮當至馬陵。馬陝道(陝)〔狹〕(“陝”誤,據上下文宜校正為“狹”),而旁多阻隘(ài艾,險要地),可伏兵,乃斫(zhuó酌,砍削)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於是令齊軍善射者萬弩,夾道而伏,期曰:‘暮見火舉而俱發。’龐涓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亂相失。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jǐng井,割頸脖子自殺),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盡破其軍,虜魏太子申(魏惠王之子,太子申和龐涓同領魏軍攻趙,這時被俘,後死齊國)以歸。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據《漢書·藝文志》:‘齊孫子兵法八十九篇,圖四卷。”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曾出土竹簡《孫臏兵法》)。”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鄭常墓志銘》:“置陣黎陽,麾兵官渡,平陰聽鳥,馬陵書樹。”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鄭偉墓志銘》:“臨晉橫船,既擒趙將;馬陵削樹,復下齊兵。” 宋·王令《寄滿衡父》:“須學依牆勤哭楚,莫同伏弩助收龐。”

馬陵書樹字典分解

成語馬陵書樹的解釋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孫子 度其行,暮當至 馬陵 。 馬陵 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 龐涓 死於此樹之下’…… 龐涓 果夜至斫木下,見白書,乃鑽火燭之。讀其書未畢, 齊 軍萬弩俱發, 魏 軍大亂相失。 龐涓 自知

馬陵的解釋 古地名。 春秋 衛 地。在今 河北 大名 東南。公元前584年 晉景公 與諸侯會盟於此。 戰國 屬 齊 ,公元前341年 齊 將 孫臏 伏兵殺 魏 將 龐涓

順便了解:馬賁【歷史人物】

宋河中府人。以畫馳名於哲宗元祐、紹聖間。徽宗宣和中為畫院待詔。善繪佛像、人物、山水、花鳥,尤長小景。喜作百圖,畫百雁、百猿、百馬、百牛、百羊、百鹿等,雖極繁多而位置不亂。

馬陵書樹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