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問牛

問牛

漢書.丙吉傳》:“嘗出,逢清道(天子將出,或有齋祠,遂令清道)群斗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掾吏(屬官,這裡當指隨從的官員)獨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吏獨謂丞相前後失問(指前不問死傷大事,後卻問牛喘細事),或以譏吉,吉曰:‘民斗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備逐捕……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於道路問也。方春少陽(《易》四象之一,陽數至九而極,九為老陽,七為少陽,這裡當指春天時令)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因)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和陰陽,職〔所〕當憂,是以問之。’掾吏乃服,以吉知大體。”

漢宣帝時丙吉為宰相,一次到鄉間視察,半路上碰到一起群斗死傷的案件。他認為這是司法部門和地方上的事,應該由職司部門去管,故不加過問。後來他遇到牛因暑熱喘氣,卻去關注詢問,怕役使不當,對牛有所傷害,影響了春耕生產大事。“問牛”的典故後常以喻指官吏關懷民間疾苦。唐.鄭谷《送吏部郎中鄴免官南歸》詩:“道暢應為蝶,時來必問牛。”清.林昌彝《亭檻詞三章.伊誰請劍斬而頭》詩:“創深父老江頭喘,官不問民但問牛。”

問牛字典分解

問牛的解釋 《漢書·丙吉傳》載: 丙吉 為相,見人逐牛,牛喘吐舌。 吉 問牛行幾里。或謂牛喘為細事。 吉 曰:“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

問的解釋 問 (問) wèn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請人解答:詢問。問答。問題。問鼎(指圖謀奪取政權)。問津。質問。過問。 為表關切而詢問:慰問。問候。問長問短。 審訊,追

牛的解釋 牛 niú 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芻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試(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多學一學:問禮問詩【歷史典故】

借指向尊長求教。清許葭村《與致仕太僕祝》: “想問禮問詩,親承庭訓,自有日異月新之效。” 參見:○過庭聞禮

問牛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