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太和鎮

太和鎮

即今四川射洪縣。《清一統志·潼川府二》:太和鎮“在射洪縣南四十里。有通判駐此”。清魏源《聖武記》卷9:嘉慶四年(1799)白蓮教“焚太和鎮復大熾,成都戒嚴”。民國設縣佐。1950年射洪縣由金華鎮遷此。


(1)在遼寧省黑山縣西部。面積118.3平方千米。人口2.7萬。鎮人民政府駐太和,人口1760。1956年設太和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2002年置鎮。產花生、白梨、山楂。有農機、鑄造等廠和膨潤土礦、煤礦。有公路接102國道。(2)在江西省南豐縣東部、武夷山北麓。面積198平方千米。人口2.1萬。鎮人民政府駐太和,人口560。清乾隆年間建村,為盼安泰和睦稱泰和,1949年後簡作今名。1949年設太和、桑田等鄉。1958年改太和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置鎮。產稻、白蓮。森林資源豐富,並產香菇。有農機、磚瓦、林化工、糯米粉等廠。為縣東南農貿集市。豐洛公路經此。(3)在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東南部。區人民政府駐地。面積84平方千米。人口4.7萬。鎮人民政府駐太和街,人口1.3萬。解放初屬梁子區。1953年屬陽光公社。1961年改屬太和區。1975年原太和區的子壇、謝埠兩公社合併為太和公社。1984年置鎮。主產稻、小麥、甘薯、芝麻等。礦產有膨潤土、珍珠石、沸石、富鹼等。有化工、建材、服裝、塑膠等廠。鐵賀公路經此。(4)在湖南省桂陽縣南部。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2.2萬。鎮人民政府駐泡古浪,人口 4750。1950年設太和鄉,以駐地太和圩得名。1958年改太和公社,1984年復鄉,遷駐泡古浪,1993年置鎮。盛產稻,並產烤菸、淮山藥、魔芋、西瓜、辣椒。所產太和辣椒有名。有林場、電站、煤礦和石墨加工、化工、塑膠編織袋等廠。桂臨公路經此。(5)在廣東省廣州白雲區北部。面積124平方千米。人口4.6萬。鎮人民政府駐太和圩,人口 1.2 萬。鎮以駐地名。1821年由營溪、謝家莊等八鄉及海外華僑集資興建太和圩,取“太平和睦”之意。原屬番禺縣第十一區。1958年劃歸廣州市郊區,同年由太和、龍歸二鄉合建太和公社。1984年改設太和區。1986年析建太和、龍歸二鎮。地處帽峰山西部丘陵地。主產稻,並產花生、水果、蔬菜等。有服裝、塑膠、玩具等廠。105國道經此。(6)在廣東省清新縣南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27.5平方千米。人口4.3萬。鎮人民政府駐黃坑,人口 3.4 萬。因有清鹹豐年間建的桃源仙境,後稱太和洞。鎮因洞名。1958年屬附城公社,1961年屬清城鎮,1983年改屬清郊區。1988年析置太和鎮。1992年起為清新縣治。北靠筆架山,屬半丘陵地帶,濱江經此匯入北江。產稻、花生、甘蔗等。有陶瓷、染織、製衣、食品等廠。107國道經此。(7)在重慶合川市西緣,地跨涪江兩岸。面積120平方千米。人口7.7萬。鎮人民政府駐大河壩,人口1.03萬。鎮上有一古剎太和寺,因有“太和、保合,乃利貞”之句,系吉祥用語,即取此義。北宋乾德置長利鎮。明洪武成集市,屬通市里。清乾隆已置太和場,歸永清里;光緒屬來蘇里,後改設泰安鎮。1926年更為太和鎮,1938年分太和鎮增置白岩鄉。1939年木蓮鄉併入,1941年分太和鎮復置木蓮鄉。1949年底區設此,1950年分太和鎮增置復興、小河鄉。1958年太和鎮與復興、小河、佛鹽、木蓮4鄉組建太和公社。1959年廢太和公社,復為1鎮4鄉原建制,鄉改為公社。1968年復興更名八一公社,1971年復原名。1981年因重名更為石嶺公社。1983年改鄉。1984年石嶺鄉併入。1992年沙金、小河2鄉劃入,次年小河鄉劃出。2001年木蓮鎮、小河鄉併入。產稻、小麥、玉米和甘蔗、柑橘、土煙、花生、紅麻,山羊板皮產量居全市之首。為全市最大的蔬菜基地。栽桑養蠶歷史悠久,被譽為“蠶絲之鄉”。有建材、啤酒、機械、糧油加工等廠,尤以絲綢業最為突出,享有聲譽。歷來是合川、銅梁、潼南三市縣交界處農貿物資集散中心。太大、太佛、太龍、太木、太小等公路相連,涪江通輪船。有東漢崖墓群、磚室墓(皇墳堡),明代太和觀,清代兩座石結構平橋。古樓山是合川馬門溪恐龍化石骨架產地。(8)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東北部。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3.5萬。鎮人民政府駐太和,人口 3670。以駐地太和場得名。1949年為太和鎮,1977年改公社,1980年復置太和鎮。1989年太和鄉併入,1992年鎮江鄉併入。有釀酒、榨油、農機等業。成昆鐵路、新樂公路經此。(9)在四川省西昌市中部。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1.5萬。鎮人民政府駐太和,人口5300。以“風調雨順、地泰人和”之意得名。1950年為太和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4年置太和鎮,九龍鄉併入。有釩鈦磁鐵礦藏,是攀西地區四大礦山之一。有服裝、制礦、木屑等業。西木、西樟、西大公路交會於此。(10)在四川省射洪縣中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16.5萬。鎮人民政府駐太和,人口15.9萬。取“保合太和則吉”之意得名。鎮區處涪江西岸沖積平壩,清雍正時置鎮,為四川大鎮。鹹豐十一年(1861年)潼川府設分府於此。1950年縣人民政府自金華遷此,歷為縣駐地。為縣商貿、金融、政府機關集中地。1953年設城關鎮,1981年更名太和鎮。1992年武安鄉併入。產蠶繭、棉花、油菜籽。有農機、化肥、建材、食品等業。縣釀酒、紡織、罐頭等廠設此。綿璧公路經此。涪江、嘉陵江通航運。有八百羅漢堂和登雲寺等古蹟。(11)在雲南省賓川縣中部。面積197.8平方千米。人口4.2萬。鎮人民政府駐李相莊,人口480。明崇禎年間大理太和村民移居此地,以原住地名命名。1949年前稱牛東鄉。1958年設牛井公社。1961年為牛東公社。1962年屬牛井區。1966年復為牛東公社。1970年稱東風公社。1976年稱太和公社,1984年稱太和區,1987年為鄉,2000年置鎮。產稻、玉米、小麥、蠶豆、棉花、花生、甘蔗。特產荸薺、雪梨。縣屬製糖、水泥、農機修理、印刷等廠及農機局駐此。有農場。祥寧公路經此。有牡羊村西納溪河畔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太和鎮字典分解

太和的解釋 見“ 太和 ”。亦作“ 大和 ”。1.天地間沖和之氣。《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漢書

鎮國語字典 鎮 (鎮) zhèn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

看一看:太和關【歷史地名】

在今陝西鳳翔縣東五十里。《資治通鑑》:唐至德二年(756),肅宗駐鳳翔,安祿山“游兵至太和關”。即此。 在今陝西省鳳翔縣東。唐至德二載(757年)肅宗駐鳳翔,安守忠攻武功,分兵略至太和關,鳳翔大震。

太和鎮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