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黃河

黃河

即今中國著名大河黃河。最早稱為 “河水”。黃河之名首見於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封爵之誓曰: 使黃河如帶,泰山如厲,國之永存,爰及苗裔。” 《三國志· 魏書 · 袁紹傳》 裴注引 《獻帝傳》: “悠悠黃河。” 《水經·河水注》: “自黃河泛舟而渡者皆為河津也。” 唐以後為大河的正名。黃河發源於今青海省巴顏喀喇山北麓。全長5494公里。由於黃河易淤易決,上游在寧夏、內蒙古河套平原,中游在山西、陝西二省的龍門、潼關間,下游自河南武陟、滎陽以下,河道時有變遷。據歷史記載統計,決口約一千五六百次之多。清康熙時,胡渭 《禹貢錐指》 提出五大徙之說,後人加上清鹹豐六年 (1855)河決銅瓦廂,改由今道入海後,遂成六大徙之說。近年又有學者提出較大改道二十六次之說。其分期如下: (1) 戰國或戰國以前。1. 據 《尚書· 禹貢》:故道自今河南武陟縣東北流至濬縣西折北至河北平鄉北,東北流分為 “九河”,最北一支為幹流,北流至深州市南折東北至靜海東南入海。2.據 《山海經·北山經》: 故道自今河北深州市南 (以上同 《禹貢》),以下東北流經霸州市南,東流至天津市區入海。(2)西漢。據 《漢書·地理志》 與 《水經注》 里的 “大河故道”。故道自今河南濬縣西南,東北流經滑縣南、濮陽市西、河北大名東、山東高唐南,折北經德州市東、河北南皮西,又東北至滄縣東北入海。(3) 東漢北宋初。自東漢永平十三年 (70) 王景治河成功至唐景福二年 (893),河道長期基本不變,即 《水經注》、《元和志》 所載當時大河。故道自今河南濮陽市南,東北流經山東聊城、茌平南,折北經禹城西,又東北經濱州市南入海。(4) 北宋慶歷後。慶曆八年(1048) 河決商胡埽 (今河南濮陽市東北),至次年形成一新道,自今河南濮陽市東北折西北經內黃東,北流經河北大名西、南宮東,棗強、武邑西,獻縣東,至青縣南由今南運河經天津市由海河入海。宋人稱此道為北流。至嘉祐五年 (1060) 又在今大名縣西南東決,東北經今山東冠縣、夏津,略循今馬頰河至冀魯交界處入海。時稱此道為東流。熙寧二年 (1069) 導東流,閉北流,元豐四年 (1081) 又決入北流。紹聖元年 (1094) 又導東閉北,元符二年 (1099) 又決入北流。(5) 金、元至明萬曆初。南宋建炎二年(1128) 東京留守杜充於滑縣西南人為決河,遂使河道東決奪泗入淮。自後河道極為混亂。總的情況是重要決口西移,正流不再經過河南濬縣、滑縣間。經常數道並行,彼此迭為主、副。東流則或由馬頰河,或由徒駭河,或由北清河 (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 入海,南流則奪泗、汴、睢、渦、潁等水由淮入海。初以南流為主,東流為副,終於盡斷東流。南流諸道中又以自今河南原陽亂汴、睢故道東出徐州由泗入淮為主。(6) 明萬曆初至清鹹豐五年(1855)。萬曆初潘季馴治河功成,才盡斷旁出諸道,把金、元以來黃河東出徐州由泗奪淮的主流固定下來成為下游惟一的河道,大致即今地圖上的淤黃河。(7) 1855年至1947年前。1855年河決今河南蘭考境內銅瓦廂 (時屬蘭陽,今已坍入河中),改道東流。至1875年形成今道。1938年國民黨政府挖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潁、渦入淮。至1947年才恢復故道。


(1)古水名。指黃河故道。又稱黃水。最早見於《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如厲,國之永存,爰及苗裔。”《三國志·魏志·袁紹傳》裴松之注引《獻帝傳》里提到“悠悠黃河”。《水經注·河水》:“自黃河泛舟而渡者皆為津也。”唐以後為大河的正名。李白《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賈耽有《吐蕃黃河錄》四卷。歷史上黃河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於世。上游在寧夏平原、內蒙古後套平原,中游在山西、陝西兩省的龍門、潼關間,河道時有變遷,然均系在兩岸小幅擺動。惟自河南武陟縣、滎陽市以下,河道曾有大幅度的改道。見於歷史記載的大小決徙約一千五六百次,多數集中在下游。故道略呈一摺扇形,最北經由今河北省霸州市、天津市海河入海,最南經由潁水、渦水奪淮河入海(一部分黃河水又自淮河循裏運河注入長江)。清康熙間胡渭《禹貢錐指》,概括歷史上黃河改道為五大徙,後人遵用其說。鹹豐五年(1855年)河決河南銅瓦廂,改由今道入海後,遂有六大徙之說。然胡說實多疏誤,故近年學者又提出二十六次大改道之說。茲用分期概述如下:1.先秦。大致自新石器時代至戰國中期全面築堤以前,黃河下游均取道河北平原注入渤海,決溢改道,屢有發生。《漢書·溝洫志》載王莽時大司空掾王橫引《周譜》雲“定王五年(前602年)河徙”,即其中一次。惟決口地點、改徙方向,已不可考。“河”原為黃河的專稱,《漢書·地理志》中河北平原上水道稱“河”的有十餘條,均系西漢以前某一時期黃河的幹流、決流或岔流,或先後更迭,或同時存在。《尚書·禹貢》雲河水下游“北播為九河”,即指下游有多股岔道入海。在先秦文獻記載中可考索的春秋戰國時代的下遊河道有三條,一為《尚書·禹貢》大河,故道自今河南省武陟縣東北流至濬縣西折北至河北省平鄉縣北,東北流分為“九河”。最北一支為幹流,北流至深縣南,折東北至天津市靜海縣東南入海。一為《山海經·北山經》大河,故道自今河北省深縣南以上同《禹貢》大河,以下東北流經霸州市南,東流至天津市區入海。另一條見於《漢書》地理志、溝洫志,《水經注·河水》稱為大河故瀆,是先秦文獻中零星記載的最早一條大河(約公元前7世紀中葉)。春秋戰國時黃河下游以走《漢志》河道為常,時或走《禹貢》、《山經》河,或二股並存,或迭為幹流。戰國中期,約前四世紀四十年代,齊與趙、魏各在當時河道即《漢志》大河兩岸修築了綿亘數百里的長堤,此後《禹貢》、《山經》大河即斷流,專走《漢志》河道,一直沿襲至漢代。2.西漢。《漢書·地理志》河水和《水經注》的“大河故瀆”,故道自今河南省濬縣西南東北流,經滑縣南、濮陽市西,河北省大名縣、館陶縣東,山東省臨清市、高唐縣南,折北經德州市東、河北省南皮縣西,又東北至今黃驊市東北入海。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開始有決溢記載,其後多發生在魏郡、清河、平原、東郡境內。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決東郡濮陽縣瓠子口(今濮陽市南),東南流注巨野澤,通於淮、泗。後二十餘年始塞。元封以後又決出屯氏河,分流河水,水患稍息。元帝和成帝以後,決溢頻繁,或在今山東省濱州市附近入海,或自今河南省滎陽市由汴入泗入淮。3.東漢至宋初。王莽始建國三年(11年)黃河在魏郡元城縣(今河北大名縣東)以上決口,河水東潰,水災延續近六十年,至東漢永平十三年(70年)王景治河功成後,河道比較穩定,即《水經注》、《元和郡縣誌》所載當時的大河。故道自今河南省濮陽市南,東北流經山東省聊城市、茌平縣南,折北經禹城市西,又東北經濱州市南入海。其後至唐末,決溢仍有,但不頻繁,決口集中在河南省濬縣、滑縣和河口附近山東省惠民縣、濱州市兩個地段。自唐末至宋初,決口次數很多,改道後皆不久即塞。其較著者有三次:一為唐景福二年(893年)在海口附近改道,經山東省濱州市西北入海;一為五代後周顯德間決出一條名為赤河的分支,大致在唐代大河之北,今冀、魯交界的無棣縣、慶雲縣、鹽山縣一帶入海;一為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在澶州(治今河南濮陽市)橫隴埽決口後,形成一條新道,史稱橫隴河。4.北宋慶曆後。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六月河決澶州商胡埽(今河南濮陽市東北),次年形成新道,自今河南省濮陽市東北折而北流,經清豐縣、南樂縣之東,河北省大名縣、館陶縣、棗強縣、冀州市、武邑縣之東,合今滏陽河,經獻縣東,東北流至青縣由南運河至天津會海河入海。宋人稱此道為北流。至嘉祐五年(1060年)黃河又在大名府魏縣第六埽(今河南南樂縣西)決出,東北流經今山東省冠縣、夏津縣,略循今馬頰河至冀、魯交界處入海。時稱此道為東流。熙寧二年(1069年)閉塞北流,導東流。元豐四年(1081年)又於小吳埽(今河南濮陽市西南小吳村)決而北流,紹聖元年(1094年)又導東閉北。元符二年(1099年)又於內黃口決而北流,直至北宋亡。三次北流所經均在滏陽河和南運河之間,下游會南運河、海河入海。5.金、元至明萬曆初。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於滑縣西南李固渡人為決河,遂使河道東流奪泗入淮。自後河道變遷極其混亂。總的情況是:重要決口西移,河道逐漸南擺,正流不再經濬縣、滑縣之間。經常數道並行,彼此迭為主、副。東流則或由馬頰河、或由徒駭河、或由北清河(今山東東平縣以下黃河)入海,南流則奪泗、汴、睢、渦、潁等水由淮入海。元末賈魯治河,築塞北決諸口,挽河東南奪泗入淮。大體上即走今開封市至徐州市一線,史稱賈魯河。入明以後,南北岸都有決口。但北決多衝潰運河,阻礙漕運。故多築塞北口,使正流從汴、睢、渦、潁諸道入泗入淮。嘉靖中葉以後,南流故道盡塞,全河出徐、邳奪泗入淮。6.明萬曆初至清鹹豐五年(1855年)。明萬曆時潘季馴治河,盡斷旁出諸道,把金、元以來黃河東出徐州由泗奪淮的主流固定下來,成為下游惟一的河道,大致即今淤黃河。以後二百八十年,雖經常發生決口改道,因推行潘季馴“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針,決口後不久即行築堤堵塞,河復故道。明末崇禎十五年(1642年)人為決河,洪水奪渦入淮,災情嚴重,但清初即復故道。康熙至乾隆年間河南、山東兩省境內河道較為安寧,河患多集中在蕭縣以下至河口段。河床淤高,河口不斷向海中延伸。嘉靖、道光以後,河政腐敗,河道淤廢不堪,險情迭出,南決奪渦入淮,北決多歸大清河(北清河)入海。7.清鹹豐五年至解放前。清鹹豐五年黃河在河南省蘭考縣境內的銅瓦廂(時屬蘭陽縣,現已坍入河中)決口,改道東流,分數股穿張秋運河,奪大清河至山東省利津縣入海。至光緒元年(1875年)全面築堤完成後,形成今日河道。此後至解放前七十餘年間,又曾發生決口大小數十次,皆不久即塞。只有1938年國民黨政府挖開鄭州花園口大堤,河水亂潁、渦入淮,形成了經歷九年之久的改道。1947年才恢復故道。又自山東省利津縣以下海口段,因解放前未築堤防,故並無固定河道,八九十年間,曾經改道約二十次。(2)今水名。中國第二大河。上源馬曲(約古宗列渠)出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雅拉達澤山麓;卡日曲出各姿各雅山麓,兩源在鄂陵湖附近相匯,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等省區,在山東省北部入渤海。全長 5464 千米,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為1500米3/秒。有洮河、湟水、無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等支流。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以上為上游,長3472千米,流經高原峽谷,水流較清;河口至河南省鄭州桃花峪為中游,長1122千米,穿行黃土高原,含沙量增大,水色渾黃(黃河的含沙量和輸沙量均居世界各大江河首位);桃花峪以下為下游,長870千米,流入華北平原,水流緩慢,泥沙淤積,兩岸築有大堤,成為高出於地面的“地上河”。舊時常泛濫成災,歷史上較大改道有26次。建國後,在上中游進行水土保持,並興建三門峽、青銅峽、劉家峽、八盤峽、鹽鍋峽、龍羊峽、李家峽、小浪底等水電工程;在下游修固堤岸,進行綜合治理,還興建了引黃濟青(島)工程和引黃入晉工程。

黃河字典分解

黃河的解釋 [the Yellow River (Huanghe River)] 中國第二長河,發源於青海,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流經黃

黃的解釋 黃 huáng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顏色:黃色。黃昏。牛黃。黃澄澄。信口雌黃。 特指中國黃河:黃災。治黃。黃泛區。 指“黃帝”(即“軒轅氏”,傳說中原始社會部落聯

河的解釋 河 h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內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

也學習下:黃土堡【歷史地名】

在今山西右玉縣北二十里黃土坡村。《方輿紀要》 卷44大同府: 黃土堡 “嘉靖三十七年築,萬曆十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地勢平衍,寇騎易於蹂躪”。

黃河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