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

百丈山怎么寫好看

百丈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又名百丈嶺。在今江西新余市東南七十里,接峽江縣界。《寰宇記》卷109袁州新喻縣:百丈山“頂闊百丈,因以為名。頂上有葛仙井,井畔有廟”。

②又名大雄山。在今江西奉新縣西一百二十里,與修水縣接界。《寰宇記》卷106洪州奉新縣:大雄山“在縣西百四十里。上有吳猛修道處。此山雄傑蔥,不與群山鄰,因以名之。又名百丈山,以水倒出飛瀉千尺也。唐宣宗潛游至此賦詩”。《清一統志·南昌府一》:百丈山,“《縣誌》,百丈山周四十里,與義寧州接界。危巒秀嶂,傑出西北。最高者曰大雄峰,前則平坦夷,四山環拱,東有迦葉峰,南有靈亭、駐蹕峰,北有野狐崖、鳳凰堝、筍石,西北有流觴曲水”。

③在今浙江文成縣西北。《方輿紀要》卷94泰順縣:百丈山“在縣北三十五里。有百丈漈”。1958年建百丈漈水庫,瀑布(漈)消失。

④在今浙江慶元縣西南,與福建松溪縣交界。《方輿紀要》卷94慶元縣:百丈山在“縣西二十里。懸岩孤峭,下有龍湫”。

⑤一名潛山。在今浙江臨安縣西龍崗鄉。海拔1620米。《水經·漸江水注》:紫溪“水出縣西百丈山”。《太平御覽》卷46引《吳興記》曰:“堯遭洪水,此山不沒,但余百丈,因以名山。”

⑥在今浙江富陽市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鎮南。《方輿紀要》卷90新城縣:百丈山“一名卓筆峰,鼉江繞其北”。

⑦又名華蓋山。在今福建莆田縣西北八十里。《方輿勝覽》卷13興化軍:百丈山“在興化東北。山有六岩”。《方輿紀要》卷96莆田縣“夾漈山”條:百丈山“在夾漈之東,山延袤百餘里。上有六岩,曰客廳、曰古仙、曰石塔、曰石傘、曰石樓、曰重元,幽奇萬狀”。

⑧即今福建將樂縣北,與邵武縣接界的羊角尖。《寰宇記》卷100南劍州將樂縣:百丈山“在縣北一百八十里。《建安記》雲,百丈山烏道昔越王於上設定台榭,與撫州豐縣分界,上有古蘭若存”。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百丈山“在將樂縣北百八十里。懸崖絕壁,高出群山”,故名。《方輿紀要》卷97延平府將樂縣:百丈山“一名羊角晶,又名鉤刀山”。

⑨在今湖北襄樊市南。《輿地紀勝》卷82襄陽府:百丈山“在襄陽縣南二十里。傳云:有麝香獸棲止久矣。表遣人採藥遇麝香藏坎,得麝香數斗,如石蓮,馨香芳馥,非世所有”。《元史·阿術傳》:至元六年(1269)攻襄陽,“(范)文虎復舟來救,來興國又以兵百艘侵百丈山”。即此。

⑩在今湖北竹山縣西南。《輿地紀勝》卷86房州:百丈山“在竹山縣微江對岸”。

(11)亦名北障山。在今廣西靈川縣東北。《明一統志》卷83桂林府:百丈山“在靈川縣北一十三里。又名把仗山。重巒疊嶂,綿亘數里”。

(12)在今四川 * 東北六十里。《舊唐書·地理志》:百丈縣有百丈山。《寰宇記》卷77百丈縣:“《圖經》云:有一 * ,方園一百尺,深百丈。即漢王陽為益州刺史,行部至此興嘆,因之棄官。唐武德元年置百丈鎮。”

(13)在今貴州銅仁市西一百里。《明一統志》卷88銅仁府:百丈山“峰巒崒嵂,林木叢”。

詞語分解

  • 百丈的解釋 .極言高、深或遠。 漢 枚乘 《七發》:“上有千仞之峯,下臨百丈之谿。” 南朝 梁 沉約 《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千仞寫喬樹,百丈見游鱗。” 唐 韓愈 《次同冠峽》詩:“落英千
  •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亦稱“房山”)。 形容大聲:山響

歷史地名推薦:格德爾古河

即今青海都蘭縣西北素梭郭勒河。《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碩特部西右翼中旗: 柴達木河 “西北流,格德爾古河、烏蘭烏蘇河、布隆吉爾河俱自其東注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百丈山歷史

相關歷史

百丈山_百丈山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