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豐州

豐州

①東魏改南垣州置,治所在鄉縣(今山西武鄉縣東十里故縣鄉)。北周廢。

西魏廢帝二年(553)改興州置,治所在鄖鄉(今湖北鄖縣)。《寰宇記》卷143均州:豐州“因以豐城為名”。北周武成元年(559)移治延岑城(今湖北丹江市西北)。轄境相當今湖北丹江口市、鄖縣地。隋開皇五年(585)改為興州。

③南朝陳光大二年(568)置,治所在侯官縣(今福建福州市)。轄境相當今福建全省。隋開皇九年(589)改名泉州。

④隋開皇五年(585)升永豐鎮置,治所在九原縣(今內蒙古烏拉前旗西北西小召鄉土城村古城。一說在五原縣西南黃河北岸)。轄境相當今內蒙古河套西北部及其以北一帶。大業初改為五原郡。後廢。唐貞觀四年(630)復置,十一年廢。二十三年(649)復置,永徽四年(653)置九原縣為州治。天寶元年(742)改為九原郡。乾元元年(758)復為豐州。唐末廢。

⑤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南安縣(今福建南安市東豐州鎮)。轄境相當今福建晉江和木蘭溪兩流域。貞觀元年(627)廢。

⑥唐渤海國置,屬鴨淥府。治所在安豐縣(在今朝鮮東北鴨綠江南岸惠山)。轄境相當今吉林撫松、安圖、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及朝鮮惠山一帶。遼移治今吉林撫松縣東北。金廢。

⑦遼神冊五年(920)置,治所在富民縣(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白塔村)。轄境約當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及附近地。元省縣入州,屬大同路。明洪武中廢。宣德元年(1426)復置,正統中內徙,又廢。

⑧遼於遙輦氏僧隱牧地置,為頭下軍州,屬上京道。治所在今內蒙古翁牛特旗(烏丹鎮)。金廢為豐州鋪,不久改置安豐縣。

北宋嘉祐七年(1062)置,治所在蘿泊川(今陝西府谷縣北一百十五里)。轄境相當今陝西府谷縣地。金廢。


(1)東魏改南垣州置,治鄉縣(今山西武鄉縣東故縣)。北周時廢。(2)南朝陳光大二年(568年)改閩州置,治閩縣(今福建福州市)。轄境相當今福建省全省。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泉州。(3)隋開皇五年(585年)升永豐鎮置,治九原縣(在今五原縣西南)。轄境約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西北部及其迤北一帶。大業三年(607年)改五原郡。後廢。唐貞觀四年(630年)復以突厥降戶置。二十一年廢入靈州,二十三年復置。永徽四年(653年)置附郭九原縣,治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南。州領九原、永豐二縣和東、中、西三受降城。轄境約當今內蒙古河套和包頭市以西地區。天寶元年(742年)改九原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豐州。唐末後地入党項。(4)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南安縣(今福建南安市東豐州鎮)。轄境相當今福建省晉江和木蘭溪兩流域。貞觀元年(627年)廢。(5)北宋開寶初置,慶曆初地入西夏,不久收復。嘉祐七年(1062年)復置,並移治府州之蘿泊川掌地(今陝西府谷縣西北)。屬河東路。轄境相當今陝西省府谷縣以北和內蒙古自治區河套東南一部分。後地入西夏。(6)遼置,治富民縣(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省入豐州,今呼和浩特市東白塔村)。屬西京道。轄境約當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集寧市及和林格爾、武川縣和察哈爾右翼中、後二旗地。元屬大同路。明洪武中省,宣德元年(1426年)復置,正統中廢。(7)遼置,治今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一說今翁牛特旗西南烏蘭板村。後曾改澄州,又復舊名。入金廢為豐州鋪。(8)遼置,治今吉林省撫松縣東北。金廢。

豐州字典分解

豐的解釋 豐 (豐) fēng 容貌好看:豐潤。豐腴(a.身體豐滿;b.富裕;c.豐饒)。豐盈。 風度神采:丰采(亦作“風采”)。豐度(美好的舉止姿態,風度)。 盛,多,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

不妨一看:豐田鎮【歷史地名】

在福建省南靖縣東部。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8.9萬。鎮人民政府駐豐華,人口1350。原名荒田,建國後改名豐田並設鄉。1954年劃出豐田鄉創辦南靖寶林農場,1958年改為南靖縣豐田農場,1978年改南靖豐田華僑農場。1999年改置豐田鎮。轄農場。有茶場、果園,產名優水果。319國道經此。

豐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