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黑山

黑山

①在今河北沙河市西北。《元和志》 卷15沙河縣: 黑山 “在縣西四十里。出鐵”。《方輿紀要》 卷15沙河縣: “黑山在縣西北四十里。山石多黑,因名。《舊志》: 黑山,襄國之名山也。”

②在今河北徐水縣西北龍山北。《方輿紀要》 卷12安肅縣 “龍山” 條下載: “相近者為黑山,背陽面陰,土壤深黑。下有黑山村。”

③一名牛首山。在今山西浮山縣東北。《元和志》卷12神山縣: 黑山 “今名烏頭山,在縣東四十四里,黑水出焉”。

④即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北罕山。《遼史·營衛志》: “黑山在慶州北十三里,上有池,池中有金蓮。” 宋沈括夢溪筆談》 卷24: “黑山在大幕 (漠)之北,今謂之姚家族,有城在其西南,謂之慶州。予奉使,嘗帳宿其下。山長數十里,土石皆紫黑,似今之磁石。有水出其下,所謂黑水也。”

⑤在今內蒙古包頭市西北。《資治通鑑》: 唐調露元年 (679) 三月,“裴行儉大破突厥於黑山”。胡註:“黑山一名殺胡山,在豐州中受降城正北,如東八十里,亦謂之呼延谷。”

⑥當今內蒙古西部大青山一支。《魏書·世祖紀》: 神䴥二年 (429), 拓拔燾車駕 “至黑山, 校數軍實”。《資治通鑑》 胡三省註: 黑山在振武北塞外,即殺虎山。

⑦在今遼寧遼陽縣南。明 《遼東志》 卷1: 黑山在 “(遼陽) 城南 一百八十里”。民國 《遼陽縣誌》 卷2黑山 “城東南一百三十里”。產金。

⑧在今遼寧黑山縣東北。《遼史·地理志》: 遼州有黑山。即此。今縣以黑山為名。

⑨在今黑龍江省木蘭縣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巴彥州: “東北黑山,綿亘百餘里,與木蘭青山接,故布特哈人虞獵場也,又名蒙古爾山,呼蘭民屯自山前後始。”

⑩在今山東淄博市博山城東南十六里。產鐵。《清一統志·青州府一》: 黑山 “山石皆黑,冶器取資於此”。又多煤炭。

(11)一名黑麓山。在今河南輝縣市北。《水經·清水》: “清水出河內修武縣之北黑山。” 酈道元註:“黑山在縣北白鹿山之東,清水所出也。” 《清一統志 ·衛輝府一》: 黑麓山 “在輝縣東北五十里。兩岸壁立,直逼霄漢,亦曰黑山”。

(12)一名墨山。在今河南濬縣西北。東漢末,張燕等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的大本營在此。《後漢書·袁紹傳》: 紹為冀州牧,沮授曰: “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 唐李賢註: “黑山在今衛州衛縣西北。”

(13)在今河南封丘縣北三里。《後漢書·袁術傳》:初平四年 (193),“ (袁) 術引軍入陳留,屯封丘。黑山余賊及匈奴於扶羅等佐術,與曹操戰於匡亭,大敗”。

(14)在今陝西榆林市南。《方輿紀要》 卷61榆林鎮: 黑山 “在鎮南十里。水草甘美。正統中,朔騎內侵,率由此駐牧。成化中始築塞堡,並種柳萬株以防衝突。山下黑水出焉”。

(15)在今甘肅金塔縣北。《方輿紀要》 卷63肅州衛: 黑山 “在衛北。屹立沙漠中,黑水經其下,為北面之形勝”。

(16)在今寧夏中衛縣東三十里。清乾隆 《寧夏府志》 卷3: 黑山 “石色皆黑,盛夏積雪不消”。

(17)又作大黑山。即今緬甸西部之阿拉乾山。《新唐書·地理志》 安南天竺道: “自驃國西度黑山,至東天竺迦摩波國千六百里。”


(1)古山名。(1)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北。唐調露元年(679年),裴行儉敗突厥於黑山,即此。(2)又稱殺胡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南。《魏書·太武帝紀》:神䴥二年(429年),“車駕東轅,至黑山,校數軍實”,即此。(3)又稱墨山。在今河南省濬縣西北。東漢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飛燕領導黑山軍據此。《後漢書·袁紹傳》:沮授說紹曰:“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即此。(4)在今陝西省榆林市西。明成化中,巡撫餘子俊植柳萬株其下。(5)即“青山(1)(1)”。(2)今山名。在遼寧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東岸。因山上樹木繁茂,遠望呈黑色,故名。東北—西南走向,海拔600米左右。高峰大青山(1224米)和黑山(1140米),均在建昌縣境內。為杏仁重要產地,還產大理石、花崗石等。

黑山字典分解

黑的解釋 黑 hēi 像墨和煤那樣的顏色,與“白”相對:黑白。 暗,光線不足:黑暗。黑夜。 隱蔽的,非法的:黑槍。黑市。黑社會。 惡毒:黑心。 姓。 烏紅亮 筆畫數:1

山的解釋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巒。山川。山路。山頭。山明水秀。山雨欲來風滿樓(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 形狀像山的:山牆(人字形房

多學學:黑龍關【歷史地名】

清置,在今山西蒲縣東南四十一里黑龍關鎮。《清一統志·隰州》: 黑龍關 “在蒲縣東六十里,接汾州府臨汾縣界。南北依山,中建土城,辟東西二門,地勢險隘,明設把總,本朝因之”。

黑山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