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關鎮

東關鎮怎么寫好看

東關鎮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在今福建松溪縣南四十五里。《清一統志·建寧府》:東關鎮,“元皇慶中置東關寨,在瑞應場。明洪武二年改置巡,在縣東關里仰屯。永樂中遷於馬鞍嶺,嘉靖八年遷於鐵嶺,萬曆中又遷於峽橋,即今治也”。


(1)在山西省保德縣西北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44.7平方千米。人口2.4萬。鎮人民政府駐東關,人口 2.1 萬。又名東溝,因位於舊城東的梅花口溝口,故名,後因擴至城東門腳下得名東關。自金代起為保德縣治。1949年屬保德縣一區。1954年設東關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鎮。地處河東南岸。產玉米、小麥、穀子、黍子、馬鈴薯及蔬菜,並產紅棗、蘋果、梨。有地毯、農機修理、採煤、煉、陶瓷、運輸等企業。公路通河曲、五寨、忻州等地,水路通陝西佳縣。古蹟有保德古城、二郎廟。(2)在浙江省上虞市西部。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4.4萬。鎮人民政府駐東關,人口 5000。宋置驛站,處紹興城東,名東城驛,明改東關驛。民國初置鎮。1954年歸屬上虞縣,1958年屬東關公社,1959年為東關鎮,1992年長塘、長山鄉併入。產稻、竹筍、茶葉、淡水魚等。工業有機械、紡織、服裝、化工、建材、儀器等。多河港、橋樑,具水鄉城鎮特色。商貿興旺。甬鐵路、杭溫公路、上虞至三門汽車專用道經此。是著名科學家竺可楨、亞泉、馬一浮故鄉,辟有竺可楨科技園。(3)在安徽省含山縣南部。面積21.9平方千米。人口2.5萬。鎮人民政府駐東關,人口1.3萬。三國時吳據裕溪河東岸築城稱東關,以此為名。1949年置東關鎮,1958年與銅閘合併為星公社。1971年改東關公社,1984年復置鎮。裕溪河重要港口之一。產稻、小麥、油菜籽、棉花等。有水泥、陶瓷業。淮南鐵路合蕪公路經此。古東關鎮在鎮西北裕溪河北岸。名勝有白石洞。(4)在福建省永春縣東南部。面積60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人民政府駐東關,人口 1210。有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的長廊屋蓋梁式橋東關橋,故名。1954年創辦永春北硿華僑墾殖場。1960年擴大並改名永春北硿華僑茶果場。1998年改置東關鎮。產糧食、茶葉、水果。縣自來水廠設此。為縣東南部商品集散地。有公路接三郊公路。

詞語分解

  • 東關的解釋 .關隘名。 三國 吳 諸葛恪 築。為 魏 、 晉 、 南北朝 時的要衝。故址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西南 濡須山 上。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曹景宗》:“ 東關 無一戰之勞,塗中罕千金之費。”
  • 鎮的字典解釋 鎮 (鎮) è 壓:鎮尺(用金屬、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用來壓書和紙。亦稱“鎮紙”,“壓尺”)。鎮痛。 以武力維持安定:鎮壓(用強力壓制,不許進行政治活動)。鎮反。鎮服。鎮懾。鎮守。 安定:鎮靜。鎮定

歷史地名推薦:張樂行故居

在今安徽渦陽縣西北十二里張老家村。張樂行—,又名張洛行、張志樂。捻軍起義總首領。現存前堂屋五間、西廂房三間。清鹹豐五年捻軍“雉河集會盟”前,此為各路捻軍旗主聚會議事地。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東關鎮歷史

相關歷史

東關鎮_東關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