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譯館

四譯館怎么寫好看

四譯館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參見“四夷館”。


名,明清皆置。四譯館又名四夷館,掌翻譯四方少數民族或國家的語言文字。明朝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外國朝貢,特設蒙古館、女直館、兩番館、西天館、回回館、百夷館、高昌館、緬甸館。置譯字生、通事,通譯語言文字。正德年間,又增置八百(國名)館;萬曆年間,又增置暹羅館。

四譯館初置屬翰林院,選國子監生習譯,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兼選官民子弟,委官教肄。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改屬太常寺

清朝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始置,屬翰林院,以太常寺少卿為主官。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省入禮部,改稱“會同四譯館”。見《明史·職官三·太常寺·四夷館》、《清史稿·職官一·禮部·會同四譯館》。

詞語分解

  • 四譯館的解釋 清 代所設掌管接待四方鄰國貢使和翻譯邊疆民族及鄰國語言文字的機構。 清 龔自珍 《在禮曹日與堂上官論事書》:“原其故,由百務一諉之四譯館監督,而本司無權也。”參閱《清會典·禮部十四·會同四譯館》。
  • 館的字典解釋 館 (館) ǎ 招待賓客或旅客食宿的房舍:賓館。旅館。館舍。 一個國家在另一個國家外交人員常駐的住所:大使館。領事館。 某些服務性商店的名稱:茶館。照相館。 一些文化工作場所:報館。博物館。文化館。館

歷史官職推薦:郡馬隊主

郡分職吏名。南齊置,掌郡所屬馬隊。《南齊書·張敬兒傳》,記敬兒系南陽人,“為郡馬隊副,轉隊主,稍官寧蠻府行參軍。”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四譯館歷史

相關歷史

四譯館_四譯館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