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伯中大夫

歷史字典解釋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天官屬官,員二人,正五命。《大唐六典》卷八《侍中》:“後周天官府,置御伯中大夫二人,天子出入,則侍於左右,大祭祀盥洗,則授巾,武帝改御伯為納言,蓋侍中之職也。”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稱納言中大夫


官名。《尚書·立政》有“王左右常伯”,北周初仿其意置御伯中大夫二人,正五命,屬天官府。《唐天典·門下省》“侍中”條說:“後周天官府置御伯中大夫二人,斯侍中之職也。宣帝末,又別置侍中為加官。”任此職者,見《隋書·梁睿傳》:“周帝受禪,征為御伯,未幾,出為中州刺史。”後改稱納言中大夫,見“納言中大夫、下大夫”。

詞語分解

  • 御伯的解釋 北周 官名。為駕部之長。屬天官府,掌出入侍從。 武帝 保定 四年改為納言,相當於歷代侍中之職。
  • 中大夫的解釋 .古代官名。 周 王室及諸侯各國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荀子·大略》:“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吉事尚尊,喪事尚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晉國 之法,上大夫二輿二乘,中大夫二輿一乘,

歷史官職推薦:典翼牢

官名。太平天國設定,為翼王府典官之一,掌監獄。員額二人,官階為職同總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御伯中大夫歷史

相關歷史

御伯中大夫_御伯中大夫介紹_歷史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