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文宣帝

歷史字典解釋

529—559

即高洋。北齊王朝建立者。公元550—559年在位。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南)人,字子進。高歡次子。東魏時初封太公,歷任尚書令等職。兄澄死,進爵齊王,官至相國。武定八年(550),廢東靜帝,自立,國號齊,建元天保。在位期間,重用漢人楊愔,改定律令,修訂《麟趾格》,又立九等戶制,富者稅其錢,貧者役其力。時景亂梁,乃乘機出兵,取淮南,克郢州(治今湖北武漢)。復與西魏爭奪江陵(今湖北荊州),北伐突厥丹、柔然,並徵發一百八十萬人修築長城,西起恆州(今山西原平西南),東至於海。又裁省州,存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後因兇殺無度,嗜酒肆淫,暴死於晉陽宮。後改號顯祖。諡文宣皇帝,廟號高祖。

詞語分解

  • 北齊的解釋 朝代名。 北朝 之一。公元年 高歡 子 高洋 取代 東魏 ,自立為帝,國號 齊 ,都 鄴 今 河北 臨漳 西。為與 南朝 齊 相別,史稱 北齊 。據有今 河北 、 山東 、 山西 、 河南 及 遼

歷史知識推薦:宣撫司

官署名。南宋建炎四年,始於秦州置川陝京西湖北路宣撫處置使司,簡稱宣撫司。紹興元年以後,又陸續置淮南、揚州等處宣撫司。長官為宣撫使,多以現任執政擔任,或置副使佐之。屬官有參謀官、參議官、機宜幹辦公事等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北齊文宣帝歷史

相關歷史

北齊文宣帝_北齊文宣帝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