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鎮之叛

六鎮之叛怎么寫好看

六鎮之叛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魏為防止北方民族柔然入侵,於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北設定六軍鎮以防禦。六鎮即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東北)、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武川鎮(今內蒙古武川西南)、撫冥鎮(今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南)、柔玄鎮(今內蒙古興和西北)、懷荒鎮(今河北北北)。初置之時,或徵發中強宗子弟,或國之肺腑,寄以爪牙。自北遷都洛陽守備六鎮官兵地位每況愈下,至被視為府戶,役同廝養,而其同族留京師者得上品通官,在鎮者卻為清途所隔。加以鎮將專事聚斂,邊人無不切齒。正光四年(523)四月,柔然來攻,懷荒鎮兵民請開倉發糧,鎮將於景不允,鎮民遂執殺之。未幾,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聚眾起義,改元真王,諸鎮華夷之民紛紛回響。五年三月,北魏派臨淮王元或征討,戰於五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官軍大敗。又使尚書令李崇指揮撫軍將軍崔暹、鎮軍將軍廣陽王元深(淵)征討。七月,崔暹又大敗於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崇退雲中(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此時六鎮已盡反,敕勒部族亦加入反魏。昌元年(525)六月,北魏勾結柔然王阿那瓌與元深夾擊破六韓拔陵,拔陵不能御,投降者二十萬人。拔陵旋即戰死。北魏使降戶就食於冀(治今河北冀州)、定(治今河北定州)、瀛(治今河北河間)三州地。

六鎮之叛_六鎮之叛介紹_歷史知識

六鎮

詞語分解

  • 六的解釋 六 ù 數名,五加一(在鈔票或單據上常用大寫“陸”代):六書(古時分析漢字形、音、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六甲。六藝(.古時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藝;.六經)。六欲
  • 叛的解釋 叛 à 違背自己所屬方面的利益投到敵對方面去:背叛。叛國。叛逃。叛徒。叛逆。叛變。 筆畫數:; 部首:又; 筆順編號:

歷史知識推薦:大農寺

官署名。渤海國置,以大農寺卿為長官。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六鎮之叛歷史

相關歷史

六鎮之叛_六鎮之叛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