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府

三公府怎么寫好看

三公府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三公治事府合稱。西漢初指丞相等府,成帝以後指丞相(大司徒)、大司馬御史大夫(大司空)三府,東漢太尉司徒空三府。三府皆為宰相府署,自行辟除僚佐,分曹處理日常政務。西漢後期至東漢,政歸尚書,三府唯理庶政,行文上下,接受成命而已。、晉、南北朝時多指太尉、司徒、司空三府。北周指太師、太傅、太保三府。當時政歸中書、尚書、門下等省,三府形同虛設,時而參理政務。隋唐以後,三公用作大臣加官、贈官,不置府。

詞語分解

  • 三公的解釋 .古代中央三種最高官銜的合稱。 周 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一說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序》。.古代中央三種
  • 府的字典解釋 府 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天府。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開封府。府尹。府治。府試。首府。 國家行

歷史知識推薦:三國職官表

書名。清洪飴孫撰。三卷。曹魏官制,紛更升降,與漢大殊;吳、蜀雖名因漢制,亦有異同。而陳壽《三國志》無志、表,裴松之注亦複雜無準。飴孫搜采諸書,撰是書以補其缺。其改“志”為“表”,是便於集三國之異同,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公府歷史

相關歷史

三公府_三公府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