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鼎

鄭鼎怎么寫好看

鄭鼎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1215—1277

澤州陽城(今屬山西)人,蒙古名也可拔都。太宗時為澤、潞、遼、沁千戶,從答海卜攻宋四川。乃馬真後四年(1245),遷陽城縣軍民長官。憲宗時,從忽必烈征大理,又從忽必烈圍鄂州(今湖北武漢)。世祖中統元年(1260),升平陽、太兩路萬戶。後歷任河東南北兩路宣撫使、平陽太原宣慰使、平陽路總管。至元十一年(1274),從攻宋。任淮西宣慰使,改湖北道宣慰使。兵鎮壓蘄、二州起義人民,戰於樊口,船翻淹死。

詞語分解

  • 鄭的字典解釋 鄭 (鄭) è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新鄭縣一帶:鄭人買履(諷喻那些只相信教條,不顧客觀實際的人)。 姓。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鼎的字典解釋 鼎 ǐ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兩耳:銅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鑊。 鍋:鼎罐。鼎鍋。 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鼎彝。九鼎。定鼎。問鼎。鼎祚(國運)。 象徵三方並立、互相對峙

歷史知識推薦:徐州倉

又名永福倉、廣運倉。明代運河沿岸漕倉之一。洪武元年建永福倉於徐州,永樂十三年繼建廣運倉,收放漕糧,以資轉運。各設大使一人,副使、攢典、斗級若干,修倉夫員名額不定。以戶部郎中、主事或總督京通倉戶部侍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鄭鼎歷史

相關歷史

鄭鼎_鄭鼎介紹_歷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