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83年>> 5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批博士誕生

1983年5月27日

1983年5月27日,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接待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培養的首批博士,18名登上學術之巔的學子榮膺“金冕王冠”,五千年華夏古國終於誕生了第一代自己的博士。
博士建制最早是從歐洲中世紀開始的。義大利波倫那大學首創了博士學位,到20世紀,博士不僅僅意味著知識淵博,學識超群,而且更是各國高科技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現代化事業騰飛的源頭。因此,各國都把博士做為國寶,比黃金還貴重。在奧地利,授予博士學位這天,皇帝(或總統)必御駕親臨,主持典禮,贈送鐫刻國徽圖案的榮譽戒指。在美國,僅為實現“阿波羅登月計畫”,便耗資百億美元,於20世紀60年代培養了17萬名博士,以後更是以每年3萬名之多均衡的發展。
中國博士建制步履維艱。為培養“通儒”(博士或碩士),晚清政府欽定章程,頒布律令,今年“大學院”,明年“通儒院”,但只是“議定”,不是夭折,便是曇花一現。直到1935年,國民黨政府才公布《學位授予法》,形成研究生教育體系,然而直到14年後的1949年,授予博士學位仍是紙上談兵。解放後,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先於50年代初培養出了于敏、周光召等具有博士水平的研究生。當我國研究生事業有了長足發展時,又逢“文化大革命”,這一初創事業被迫中斷了12年。這期間,許多學子遠離家園,乘桴出海,用中國人的勤奮,接受西方教育的陶冶,用中國人的智慧,獲得了西方博士的頭銜。在中國學子中有美國博士,也有英國博士,卻唯獨沒有中國博士。
1979年11月2日,鄧小平同志宣布:中國也要建立學位制度。三個月後,我國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標誌著中國學位制度正式走上法制化軌道。為實施《條例》,迅速形成祖國博士精英隊伍,黨和政府殫精竭慮,在短短五年時間裡,審定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的學科、專業點和指導教師,在70多所高校和科研單位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9個。
貧窮是中國的國情。每培養一個博士,耗資幾萬元。因此,即使是美國,在博士建制頭5年(1875~1879),也僅授予了161個博士學位。但中國在第一個5年(1983—1988)中,博士卻以每年翻番的數量湧現在祖國各地。據國家教委統計:我國在1988年一年所授予的博士已達1700人,首次超過同期從國外學成歸來的博士,在祖國學位制度史上樹起了一座輝煌的里程碑。

5月27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