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典網>>歷史上的今天>> 1916年>> 9月12日

世界上第一架無線電操縱的無人駕駛飛機在美國試飛。

1916年9月12日

1916年9月12日世界上第一架無線電操縱的無人駕駛飛機在美國試飛。_歷史上的今天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回收時,可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用降落傘或攔網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廣泛用於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干擾等。
  自動化在飛機駕駛中的套用是在人飛上藍天后,又一個重大的科技進步。無人駕駛飛機是一種以無線電遙控或由自身程式控制為主的不載人飛機。由於他是高科技技術的集中載體,其主要套用於現代戰爭。它的研製成功和戰場運用,揭開了以遠距離攻擊型智慧型化武器、信息化武器為主導的“非接觸性戰爭”的新篇章。
  與載人飛機相比,它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使用方便、對作戰環境要求低、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優點,備受世界各國軍隊的青睞。無人駕駛飛機以其準確、高效和靈便的偵察、干擾、欺騙、搜尋、校射及在非正規條件下作戰等多種作戰能力,發揮著顯著的作用,並引發了層出不窮的軍事學術、裝備技術等相關問題的研究。它將與孕育中的武庫艦、無人駕駛坦克、機器人士兵、計算機病毒武器、天基武器、雷射武器等一道,成為21世紀陸戰、海戰、空戰、天戰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對未來的軍事鬥爭造成較為深遠的影響。一些專家預言:“未來的空戰,將是具有隱身特性的無人駕駛飛行器與防空武器之間的作戰。”但是,由於無人駕駛飛機還是軍事研究領域的新生事物,實戰經驗少,各項技術不夠完善,使其作戰套用還只局限於高空電子及照相偵察等有限技術,並未完全發揮出應有的巨大戰場影響力和戰鬥力。
  準確的攻擊能力:無人機和戰鬥機的結合,構成了一種全新的武器系統——無人駕駛戰鬥機。近年來,隨著中遠程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的發展日新月異,地空飛彈、空空飛彈的制導技術日臻成熟,可重複使用的無人駕駛飛機的控制水平也日益提高,有人將反輻射飛彈的技術移植到無人機上,研製出了反輻射無人機,成為一種對地面雷達極具威脅的新式武器。這種航空武器的出現,可以說是向無人戰鬥/攻擊機的發展目標又邁進了一步,但它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戰鬥機。它採取“自殺”的方式,與敵方雷達同歸於盡,充其量僅僅是巡航飛彈的翻版。而真正的無人駕駛戰鬥機應是“可以重複使用的巡航飛彈”。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在1999年1月進行了一系列翼展60厘米、重200克的小型無人機試驗,並獲得了成功。目前,該局在其空中飛行器計畫中又推出了12種大小只有152毫米的袖珍型無人飛行器的預研方案,其中4種的研製工作已正式啟動。這4種袖珍型無人機有兩種固定翼型、一種直升機型、一種摺疊翼(活動翼)型。由維倫蒙特公司研製的固定翼樣機,其翼展為15厘米,時速48公里,裝備有5克重微型GPS裝置,試飛22分鐘獲得成功;另一種固定翼樣機的翼展也是15厘米,裝有軍用攝像機,航程5到10公里,由洛克希德·桑德斯公司研製;直升機型重300克,攜帶紅外成像設備,樣機有三軸穩定器,採用GPS導航,持續飛行時間可達2小時;摺疊翼型袖珍無人駕駛飛機正由美國加州工學院進行研製,其主要戰鬥諸元仍處於尖端武器的機密領域。另外,據軍事科學家們透露,一種僅有一美元紙鈔大小的遙控戰鬥機已經研製出來。機上裝有超敏銳感應器,可“聞”出柴油發動機排出的廢氣,一旦被它盯上,就會緊追不放,且可以拍攝夜間紅外照片,將敵動態和坐標傳到200公里外的基地,引導飛彈精確命中目標。它執行任務時不用擔心敵方雷達系統,適合全天候全時程作戰。
  雙重性的駕駛機理:為了提高作戰效益和執行各種任務的需要,一種有人和無人兩用型戰鬥機,也將隨著無人駕駛飛機技術的日益成熟而在未來的空戰中出場。它具有兩個可以相互獨立工作的飛機操作平台,既可以和普通飛機一樣由飛行員操縱飛行,也可以由基地指揮中心直接遙控飛行或預置飛行程式自身控制飛行。兩用型戰鬥機的優點是在執行某項任務中,當飛行員傷亡或出於其它原因對飛機操作失靈或是需要暫時脫離飛行操作工作以完成其它任務時,飛機的遙控指揮系統只要未被破壞,仍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安全返回。
  可見,在未來戰爭中,品類眾多、功能各異的無人駕駛飛機,必將成為廣袤空域中的百變幽靈而無處不在,無所不能。隨著航空工藝、材料和技術的不斷進步,無人駕駛飛機在未來的20年間將會真正崛起,成為自動化技術舞台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9月12日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