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和介子推有關係嗎 介之推有什麼故事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首唐代韓翝的《寒食》,是首家喻戶曉的名詩,詩句里的寒食,是清明節前的一個傳統的節日。其實在唐朝以前,寒食節和清明節是分開的,寒食節在清明前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傳說寒食節是晉文公為了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設定的節日。

介子推,出生年月不詳,又名介之推,後人又稱其為介子,介之推是春秋時期晉國人,他出生在一個小村莊,關於他的出身、地位等相關的信息,史書上並不多見,也對其生平記載得特別少,但是他的一些事跡卻一直流傳到今天。關於他的名字,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636年。縣誌雲,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晉文公求介之推不得,便放火焚山,介之推寧死不肯出山,最終他抱樹而死。

寒食節和介子推有關係嗎 介之推有什麼故事可能很多人是會說介之推是個傻子,為什麼要追隨一個如此忘恩負義之人,而最後卻又推掉了做官的好機會,這不是一個聰明人所為的。但是,介之推不一樣他選擇了後者,選擇了為名節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介子推的成名,還得要提到另一個名人,這人就是姬重耳。晉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在位的時間並不久,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他開創了晉國百年的霸業,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重耳是晉國的公子,本來他是沒有任何機會做太子的,因為父王寵愛的妃子驪姬,給了重耳機會。驪姬想要立自己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就想盡辦法把太子申生給害死了,重耳、夷吾為了逃命,就跑到了其他國家,追隨與他:狐偃、趙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晉公子一路逃亡,這一走就是十九年。

這十幾年,重耳經歷了很多事情,一路擔驚受怕、饑寒交迫,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中途還不斷有人退出這個逃亡的隊伍,甚至還有人將公子的財物席捲一空而離去。曾經晉公子一度餓到暈過去,為了讓重耳活下去,介之推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送給重耳吃。重耳才算是活過來了。之後,又經歷了一些事情,歷經磨難晉公子才成功坐上了晉國國君的寶座。

到了封賞的時候,當初追隨晉公子的人都主動請功,晉公子重耳也加封了很多人,唯獨沒有加封介之推,介之推也沒有提出加封的事情。後來在他人的提醒之下,晉公子重耳才想起來有這么一個人。心中有愧,趕緊封賞介之推,介之推卻推辭不受,並且跑到了綿山隱居,晉文公再三請求無果後,就放火燒山,想要逼介之推出山,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沒有任何效果,最後人們發現介之推和母親早已經抱著樹木死去了。

晉文公有感於介之推的事跡,將他隱居的山改為“綿山”,將他和母親二人厚葬,建立祠堂,並在這一天昭告天下,禁忌煙火,只吃寒食。因此,寒食節就是這樣產生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