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

東海縣怎么寫好看

東海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北齊分廣饒縣置,屬東海郡治所即今江蘇連雲港市東南南城鎮。隋開皇初廢。仁壽元年(601)改廣饒縣復置東海縣,唐武德四年(621)為環州治,八年(625)改屬海州南宋端平二年(1235)至淳祐十二年(1252)間曾徙海州治此。元至元二十年(1283)省入朐山縣

②1912年改海州置,後屬江蘇徐海道。治所即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1927年直屬江蘇省。1949年當地解放後由江蘇贛榆縣南部、山東郯城縣東北部及東海縣北部析置東海縣,屬山東省。治東石榴樹(今江蘇東海縣北石榴)。1949年當地解放後由江蘇榆縣南部、山東郯城縣東北部及原東海縣北部析置東海縣,屬山東省。治東石榴樹(今江蘇東海縣北石榴)。1952年劃歸江蘇省。1957年遷治牛山鎮(今東海縣)。


(1)古縣名。南朝齊分廣饒縣置,治今江蘇省連雲港市北南城鎮。屬東海。隋開皇初廢入廣饒縣,仁壽元年(601年)又改廣饒縣為東海縣,屬東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為環州治,八年屬海州。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屬西海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屬海州路,後又屬海寧府,未幾屬海寧州,二十年廢入朐山縣。(2)舊縣名。山東解放區設。1949年由贛榆縣南部臨洪、河南二區,郯城縣東北一部分及東海縣北部西、新民、羽東、莫山、牛山、白河六區析置(贛榆、東海兩縣今屬江蘇省),治東石榴樹(今東海縣石榴)。1950年撤銷,與新海連市合併,設立新海縣。1951年復置東海縣,仍駐東石榴樹,1952年劃歸江蘇省。(3)今縣名。在江蘇省北部,西北與山東省為鄰。屬連雲港市。面積 2248 平方千米。人口114萬。轄14鎮、8鄉。縣人民政府駐牛山鎮。秦為朐縣地。北齊於今雲台山一帶建東海縣,治今連雲港市東南南城鎮。屬東海郡,東邊臨海得名。清道光《雲台新志》:“余郡隸有海州,濱于海之東,因曰東海。”東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海州。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改朐縣為朐山縣。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東海縣併入朐山縣。明初朐山縣併入海州,屬淮安府。1912年改海州為東海縣。抗日戰爭時期,以隴海鐵路為界分為南、北兩個民主革命政權,路南地區於1940年11月建立東海縣,至1949年5月又撤銷,並劃歸沭陽和灌雲縣;路北於1941年8月建海陵縣,至1946年改為東海縣,治東石榴樹,屬山東省魯中南、濱海、臨沂地區。1950年5月與新海連市合置新海縣,同年12月復原建制。1953年初沭陽縣部分地區劃入,屬徐州專區。1957年縣人民政府由海州遷至牛山鎮。1983年3月劃歸連雲港市。地處魯南山地南延部分與沂沭河下游平原過渡地帶。西北部屬馬陵山地,羽山最高海拔269.5米。東部屬水網平原,有薔薇河、淮沭新河、魯蘭河,新沭河向東流入臨洪河入海。有安峰山水庫、房山水庫、賀莊水庫、西雙湖水庫、橫溝水庫、石樑河水庫等。屬南溫帶濕潤氣候。農產以小麥、稻、花生、玉米、薯、大豆為主。盛產蘋果、葡萄、草莓。礦產有水晶石、蛇紋石、白雲石、石英、重晶石。享有“水晶之鄉”稱譽。有紡織、化學、機械、採礦、玻璃、化肥、食品、建材、水晶製品等工業。有全國惟一的水晶市場,每年舉辦“中國東海水晶節”。茶色玻璃著名。隴海鐵路、310國道橫貫東西,204國道從境東經過。連雲港民航機場坐落境內白塔埠鎮。古蹟有大賢莊舊石器遺址。溫泉鎮其溫泉水溫達 82℃。紀念地有磨山、安峰山革命烈士紀念塔。

詞語分解

  • 東海的解釋 ∶亞洲東部邊緣海,西接中國大陸,北連黃海,南接南海,面積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米,廣闊的東海大陸架是良好的漁場 ∶泛指東方的大海詳細解釋.海名。所指因時而異。大抵 先秦 時代多指今之 黃海 ; 秦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聖人澗鎮

在山西省平陸縣中南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人民政府駐地在聖人澗河西岸,人口.萬。曾名聖人澗,古名傅岩、傅險、隱賢社,因商代賢相傅說曾版築於此。《水經注·河水》:“沙澗水北出虞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東海縣歷史

相關歷史

東海縣_東海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