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淅川縣

淅川縣

北魏置,屬淅川郡。治所在馬蹬城 (今河南淅川縣南丹江口水庫中)。北周廢。唐初復置,屬淅州。貞觀八年 (634) 廢。五代梁復置,屬鄧州。元初廢。明成化六年 (1470) 復置,屬鄧州。徙治今淅川縣西南三十四里老城鎮。清初屬南陽府,道光十二年 (1832) 改為淅川廳。1913年改為淅川縣,屬河南汝陽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61年徙治上集(今淅川縣)。

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屬遷州。治所在今湖北房縣境。五年 (622) 廢。


(1)古縣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在今湖北省房縣境。屬遷州。五年廢。(2)今縣名。在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省相鄰。屬南陽市。面積2798平方千米。人口73.1萬。轄12鎮、4鄉。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北魏置淅川縣,治今淅川縣城南馬蹬(已被丹江口水庫淹沒),屬順陽郡。因境內淅水得名。西魏改順陽郡為南鄉郡。北周廢淅川縣。隋開皇初廢南鄉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淅川縣,為淅州治。貞觀八年(634年)廢。五代梁再置淅川縣,屬鄧州。元初廢。明成化八年(1472年)又置淅川縣,屬南陽府,治今淅川縣老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升為淅川廳,屬南陽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又升為淅川直隸廳,屬河南省。1913年降為淅川縣,屬豫南道。1914年屬汝陽道,1927年直屬河南省。1949年屬南陽專區。1960年遷治上集(今城關鎮)。1969年屬南陽地區,1994年屬南陽市。地處低山丘陵區,丹江、淇河、老鸛河、滔河、刁河流經境內,中部和東南部有丹江口水庫。屬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農產小麥、玉米、稻、花生、棉花、小辣椒、獼猴桃、龍鬚草、柑橘等。礦產有大理石、石膏、石英、耐火土、藍石棉、沙金、磷等。工業有化工、冶金、採掘、工藝美術、機械、建材、印刷等。鄧西公路斜貫全境,209國道斜穿西北境,丹江口水庫可通航。古蹟有香嚴寺、法海禪寺、下寺楚墓群、溝灣遺址、下王崗遺址等。

淅川縣字典分解

縣國語字典 縣 (縣)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xuán 古同“懸”。 筆畫數:7; 部首:厶; 筆順編號:2511154

淅川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