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

鄭州市怎么寫好看

鄭州市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1928年析鄭縣城區置,屬河南省治所即今河南鄭州市。1931年裁入縣。1948年復置。1954年為河南省會。


簡稱鄭。在河南省中部偏北,北臨黃河。省人民政府駐地。面積 7446 平方千米(市轄區944平方千米)。人口661萬(市轄區239.8萬)。轄二七、中、金水、管城回族、上街、惠濟6區和中牟縣,代管滎陽、鞏義、登封、新、新鄭5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中原區。西周為管國,春秋為鄭邑。隋開皇元年(581年)改滎州為鄭州,治成皋(後改汜水縣,今滎陽市汜水鎮)。《縣釋名》河南卷上:鄭州“周管叔鮮封於此。有管仲城,後為鄭國。州從國名也”。開皇十六年置管城縣,置管州。大業二年(606年)廢管州,移鄭州治管城;三年改為滎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鄭州、管州,鄭州治虎牢城,管州治管城。貞觀元年(627年)廢管州入鄭州,七年鄭州移治管城。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元豐八年(1085年)復置。崇寧四年(1105年)鄭州建為西輔郡,為宋代四輔郡之一。金貞廞四年(1216年)改管城縣為故市縣,後復名管城縣。明洪武初廢管城縣入鄭州,屬開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直隸州,屬河南省;十二年復屬開封府。光緒三十年(1904年)又升為直隸州。1913年廢鄭州為鄭縣。1928年析鄭縣縣城置鄭州市,1933年撤銷。1948年復設鄭州市。1952年鄭縣撤銷,併入鄭州市和新鄭、中牟二縣。1954年河南省會從開封遷此。1958年開封專區所屬滎陽、鞏縣密縣、新鄭、登封五縣劃入,1961年五縣復歸開封專區。1971年開封地區滎陽縣劃入,1983年開封地區撤銷,所屬鞏縣、新鄭、密縣、登封、中牟五縣劃入。1991年鞏縣改鞏義市。1994年新鄭、登封、滎陽三縣改市,密縣改新密市。地處豫西山地向淮平原過渡區,黃河流經北部邊緣,賈魯河雙洎河潁河流經境內。屬南溫帶半濕潤氣候。市郊農產以小麥、玉米、稻、棉花、油料作物、蔬菜為主。特產“黃河鯉魚”。礦產有鋁土、煤、耐火黏土、水泥灰岩、鉛、鋅、石棉等。有紡織、機械、冶金、電纜、化學、捲菸、電力等工業,為全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和鋁產地。京廣、隴海鐵路,京珠、連霍高速公路,107、310國道及鄭永、鄭南等公路經過。有鄭州大學、河南醫科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高等學校和科研單位多所。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勝古蹟和紀念地有商城遺址、二里崗遺址、大河村“仰韶文化”遺址、古滎漢代冶鐵遺址、黃河遊覽區、“二七”紀念塔、“二七”紀念堂、少林寺、嵩山等。

詞語分解

  • 鄭州市的解釋 河南省省會。在省境中部偏北,京廣、隴海兩鐵路交會於此。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年設市,後廢。年復設。人口萬年。為中國新興工業城市,全國重要的棉紡織工業中心之一。特產黃河鯉魚。市北黃河沿岸建有遊覽區。古蹟有
  • 鄭州的解釋 河南省省會。位於河南省中部,臨黃河,在京漢、隴海鐵路交匯處,市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為交通樞紐,黃淮平原物資集散地,中國新興的棉紡工業基地
  • 市的字典解釋 市 ì 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開市。菜市。市井(街,市場)。市曹。市儈(舊指買賣的中間人、唯利是圖的奸商;現泛指貪圖私利的人)。 買:市義。市恩(買好,討好)。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業、文化發達的

歷史地名推薦:清水縣

①西漢置,屬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肅清水縣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郡縣釋名》 陝西卷下:清水縣“以清水在縣境” 為名。東漢廢。西晉復置,屬略陽郡。北魏為清水郡治。隋大業初屬天水郡。唐屬秦州。寶應元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鄭州市歷史

相關歷史

鄭州市_鄭州市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