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縣

仁壽縣怎么寫好看

仁壽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隋開皇十八年(598)改普寧縣置,為陵州治。治所在今四川仁壽縣東二里。明曹學佺《中廣記》卷51:仁壽縣“從文帝年號”。一說以仁壽宮為名。大業三年(607)為隆山治。唐武德元年(618)為陵州治,貞觀元年(627)移治今仁壽縣。天寶元年(742)為仁壽郡治,乾元元年(758)復為陵州治。北宋熙寧五年(1072)為陵井監治,宣和四年(1122)為仙井監治。南宋隆興元年(1163)為隆州治。元至元二十年(1283)屬成都路。明屬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屬資州。民國初屬四川永寧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南宋抗金英雄虞允文為本縣人。


在四川省中部偏南。屬眉山市。面積2606.4平方千米。人口155.9萬。轄23鎮、87鄉。縣人民政府駐文林鎮。隋開皇年間,曾於此建宮殿,取《論語·雍也》:“知者樂仁者壽”之意,故名。南朝梁初置懷仁縣,普通中於縣置懷仁郡。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改名普寧縣北周帝元年(557年)於縣置陵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普寧名仁壽縣。大業初改陵州為隆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隆山郡為陵州。貞觀間遷今治。天寶、至德年間為仁壽郡治。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改陵州為仙井監,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改為隆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隆州,仁壽縣屬成都路。明屬成都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隸資州直隸州。1913年屬下川南道,1914年屬永寧道,1928年直屬四川省。1950年屬川南行署區內江專區,1952年屬四川省內江專區。1958年屬樂山專區,1968年屬樂山地區,1985年屬樂山市。1997年屬眉山地區,2000年屬眉山市。地處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區。龍泉山綿亘縣西北部,東南部丘陵起伏。通江河、清水河西南東北流,於縣東部納龍水河後稱球溪河。西北部有倒流水、鯫江河西岷江。縣西北黑龍灘水庫庫容3.6億立方米,並為著名旅遊區。屬中 * 帶濕潤氣候。農產有稻、小麥、棉花、油菜籽,並產蠶繭,為全國瘦肉型商品豬基地縣之一。有煤、膨潤土等礦。有化肥、陶瓷、建材、食品等工業。奶瓷餐具、傳統食品芝麻糕著名。成三公路經此。古蹟名勝有虞丞相墓、奎星閣、龍巖墨竹、牛角寨摩崖造像、黃姑洞及雙牌坊等。

詞語分解

  • 仁壽的解釋 謂有仁德而長壽。語出《論語·雍也》:“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慾,性常安靜,故多壽考也。”《漢書·王吉傳》:“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漢書·董仲舒傳》:“ 堯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循德縣

唐武德四年 改陽德縣置,屬柳州。治所在今廣西來賓縣東南古郎山下。貞觀十二年 屬嚴州。北宋初廢。 古縣名。唐武德四年年以陽德縣改置,治今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東南古郎山下,屬嚴州。五代時廢。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仁壽縣歷史

相關歷史

仁壽縣_仁壽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