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侍講

侍講

官名。始見於漢。《後漢書·郅鄆傳》: “援皇太子《韓詩》,侍講殿中”。《朱穆傳》: “宜為皇帝選置師、傅及侍講者。”時僅侍從皇帝、太子,講授經義。三國後正式置官。多以明經博學者充任,不常置,無定員。魏、北魏北齊均置,南朝齊置,稱侍皇太子講。梁亦置為東宮官。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736)定製: 凡王子未出閣者,均置,由現官充任。德宗時中書省集賢院置,貞元六年 (790) 罷。宋朝置為經筵及太子官屬,並以學士、侍從有學術者任之,掌進讀書史,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定正七品。明朝置為翰林屬官,正六品,掌講讀經史。清朝沿置,順治元年 (1644)定製二人,十五年增一人,俱漢官。康熙九年(1670)增滿官三人。乾隆五十年 (1785) 定滿官二人、漢官三人。光緒二十九年 (1903) 各增一人。初秩正六品,雍正三年 (1725) 改從五品,宣統元年 (1909)再改從四品。掌撰著記載。


官名,始見於漢,為皇帝的侍講官,掌講經書。《後漢書·孝和帝紀》:“詔長樂少府侍講禁中。”《後漢書·趙典傳》:“建和初,四府表薦,征拜議郎,侍講禁內,再遷為侍中。”東漢雖有此名,但未正式定為官號。三國魏正式定為官名,魏明帝景初二年,以曹爽弟曹彥為散騎常侍、侍講。北齊置。見《北齊書·儒林·張雕傳》。唐宋置侍講學士,宋也置侍講官。見《宋史·職官二·翰林學士院·翰林侍講學士》。元明清皆置侍講學士。見《明史·職官二·翰林院》、《清史稿·職官二·翰林院》。

侍講字典分解

侍講的解釋 (1).從師讀書,聽其講學。《後漢書·盧植傳》:“少與 鄭玄 俱事 馬融 ……女倡歌舞於前。 植 侍講積年,未嘗轉眄, 融 以是敬之。學終辭歸。”(2).為皇帝

侍的解釋 侍 shì 伺候,在旁邊陪著:服侍。侍立。侍者(侍奉左右的人)。侍從。侍讀(給帝王講學的人)。侍坐。侍役(僕人)。 筆畫數:8; 部首:亻; 筆順編號:321

講的解釋 講 (講) jiǎng 說,談:講話。講敘。 把事情和道理說出來:講說。講學。講武。講演。講義。講師。講壇。 注重某一方面,並設法使它實現:講求。講團結。 和解

多看看:侍讀【歷史知識】

官名。北魏始置,侍從皇帝讀經。西魏亦置為王公官屬。北齊皇帝、北周太子、王公皆置。南朝齊置為諸王官屬,梁太子、王侯俱置,均因人而設,不常置。唐代於東宮置此官,無常員,為太子講導經學。開元初,十王宅引辭學工書者入教諸王,亦稱侍讀。宋以後定製,以學士、侍從有學術者充任,掌進讀書史,講釋經義,備顧問應對。元豐改制,定正七品。時東宮官屬亦置。明代翰林院置,員二人,正六品,掌講讀經史。建文改制後曾與侍講、侍

侍講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