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事件>> 三衙

三衙

宋代掌管禁軍的機構。北宋初年,改後周禁軍殿前、侍衛二司之制,分設殿前都指揮使司(簡稱殿司、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簡稱侍衛馬軍司、馬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簡稱侍衛步軍司、步司),使其鼎足而立,分統禁軍,合稱“三衙”或“三司”。各置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和都虞侯等。其長官分稱殿帥、馬帥、步帥,合稱“三帥。”南宋建立後,恢復三衙,但其權力大大縮小,僅能統轄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等處部分正規軍。

三衙字典分解

三衙的解釋 (1). 宋 代以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掌領禁軍,謂之“三衙”。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舊制,侍衛親軍與殿前分為兩司。自侍衛司不置馬步

三的解釋 三 sān 數名,二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叄”代):三維空間。三部曲。三國(中國朝代名)。 表示多次或多數:三思而行。三緘其口。 筆畫數:3; 部首:

衙的解釋 衙 yá 舊時官署之稱:公衙。衙門。衙參(c乶 )(官吏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稟白公事)。衙役。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於宣政衙”。 排列成

看一看:三班奉職【歷史知識】

武階官名。宋初承舊制,有殿前承旨。淳化二年(991),改為三班奉職,無職掌,高於三班借職而低於右班殿直,為低級武臣階官。政和二年(1112),改名承節郎。

三衙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